在知乎上看到许多抓狂的家长提出如下问题:“怎样陪孩子写作业不会被气死?”“陪娃写作业,就算成了佛,也是个武僧”“家长陪孩子写作业,有人气到住院,有人考取教师资格证、有人出家。”
也有人把成语做了新释。远交近攻被解释为:孩子做作业的时候,离得远一点,还能稍微交流交流,离得近了,想不攻击他都难。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独立完成作业,交上良好的成绩,我们也希望陪孩子写作业时能够和睦相处,父慈母贤。然而现实又是那么残酷,当孩子把“5+3”写成53时,再冷静的父母也会抓狂吧?
大概正是这个原因,才会出现那么多的疑问:天天陪着孩子写作业,可是成绩却越来越不理想,孩子也被父母吼到胆小懦弱,面对孩子许多低级问题搞不定,如何能够控制脾气?
《你只是看上去在陪孩子写作业》这本书对这些问题做了汇总。这本书告诉急迫想知道答案的父母们:想让孩子有效完成作业,并不仅仅是陪伴这么简单,要掌握正确的辅导方法,有效帮助孩子克服注意力不集中、拖拉、不想学习……等毛病,辅助培养孩子的逆商、独立、探索能力,为孩子成为学霸培养出良好的基础习惯。
这本书是由北京市级优秀教师王莉编写的,她曾获得北京市最高级别“紫标杯”优秀班主任称号,众多学生考取清华、北大等名校,还有不少学生在《中国诗词大会》等综艺节目中取得过佳绩。
樊登在读书会中推荐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让孩子爱自己,让他认为自己有价值,让他知道自己要为自己努力奋斗,而不是为了别人,学习这件就是他的权利。
这本书中,王莉老师从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挑取事例,结合孩子的心理学,讲解了陪伴孩子的底层思维,陪伴并不只是坐在孩子身边,对他的作业挑挑错误、帮他指正、代他完成,这样的做法不但无益,反而会造成孩子的困扰。
陪伴孩子写作业的误区|你那不是陪伴,是捣乱
一.了解“倒U型理论”,打破陪伴适得其反的底层原因
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作“倒U形曲线”,它是说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反应在学习上,如果动机太强、急于求成,就会产生过度焦虑的情绪。反之,会降低学习效率,干扰记忆和思维活动。
倒U型理论在生活中会呈现怎样的事例呢?
1. 动机太强
有些父母为孩子买了大量的练习册,因为有金钱效应,父母希望钱花得值,会对这样的作业格外关注。
但他们所不知道的是,市场很多练习册并非专业人士出题,家长不了解教育体制,有些内容并不利于孩子的能力提升。
比如小蓉的妈妈,因为小蓉最近学习成绩下降,就把市面上能见到的所有练习册全部买回来让她练习,小蓉写的很认真。
但因为太多,偶尔也会写错一两个,这时候妈妈就非常紧张,导致小蓉认为自己努力不够,更加长做题时间,结果她的成绩没提上来,视力反而下降了。
在这种机械高压下练习,肯定是错误的学习方法。
2. 动机太弱
小强的奶奶陪他写作,小强一会说饿了,一会又说渴了,边写作业边吃东西,倒是其乐融融,家庭和睦,但他的专注力不够,作业写的也是马马虎虎。
偶尔他的妈妈陪伴写作,要求严格些,他就找奶奶哭诉,结果在这么时刚时柔的双重看管下,他的成绩越来越差了,写作业就是为了应付老师检查。
3. 动机中等
小林的爸爸经常出差,但却没有一天不是陪在他身边的。
出差的时候也要每天视频一小时,和孩子一起讨论学习上的问题,课外的爱好等。
就连班上的辩论会,都是爸爸帮他出主题,帮助他一起预演。
爸爸对他说的话比书上的任何一句都要宝贵。
就算是爸爸在家陪他写作业时,也不会轻易插嘴干扰,而是拧紧眉毛,想了又想才问小林“你对于这道题的解,还有其他办法吗?”或是“把题再重读两遍”。
在爸爸的引导下,小林的思考能力得到了提升,完全可以独立完成作业,即快又好。
他在班里想问题总是比别的同学深入和缜密,方法多样灵活。
正确的陪伴才能让写作业这件事变得不那么可怕,不那么影响亲子关系。发现引导性提问,对低年级孩子的作业正确规范的要求,培养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才是正确的陪伴方法
教育学家说: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我们目前对孩子所做的教育就像夏日清荷,成绩是浅浅地浮在水面上的那朵看得见的花,这朵花能否开放的漂亮美丽,依托于水面下看不见的根系和养分。
我们太在乎孩子的成绩,往往全部心思都关注于水面上看得见的花朵,其实这个花朵盛开的重点还在于水面那些看不见的根和本,忽视的是对孩子的独立与习惯的引导。
西汉·刘向《列女传·母仪》:“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从孟母可以想到,她是一个勤劳,品德高尚的女性,她给予孩子的是言传身教的品德与行为,孟子的成功取决于他的根和本,母亲的陪伴只是启发作用。
孟母三迁的意义是找到孩子真正的需求,有的放矢为其做提供条件,而不是我认为我觉得,强加给孩子。
二、陪伴孩子写作业是一门艺术|陪不好不如不陪
书中说:真正的陪伴不是时时相守,而是深层次沟通
我们了解了陪伴孩子的底层思维后,哪些做法是导致孩子成绩差的行为呢?
1. 家长动手帮孩子收拾书包
收拾书包是建立孩子秩序和逻辑的开端,而低年级的孩子基本都是长家帮助收拾书包的。
这就导致了懒惰诞生,在一件事上懒惰会在件件事都懒惰,没有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
懒惰没有牙齿,但却可以吞噬人的智慧。
2. 家长默许孩子拖拉、磨蹭
许多孩子都会有这个毛病,一开始家长往往都是心疼孩子,缺乏严格管教,那孩子便会在磨蹭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作业越来越多,孩子却越来越拖沓,这个时候再去大吼大叫,孩子也不听,依然故我的拖延时间。
时间老人绝对不会因为他磨蹭就多给他一秒种。
3. 孩子成绩不好就随他吧
现在面对糟糕的成绩只是说几声,骂几声,不去想办法克服、帮助提升,那未来还有更多糟糕的成绩和事情在等着他。
那时候就不是父母的宽容能够解决的了。
4. 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
有些家长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逼着孩子一天连轴转的学习,却不过问孩子有没有接受的能力,孩子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来,最后只想找机会睡觉。
如果父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虚荣心给孩子定出不切实际的目标,结果只能让人失望。
5. 发怒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父母因为情绪失控,而对着孩子大吼大叫,这是许多家庭都有的问题。
可是发怒无法解决问题,这样的怒火伤身体,又伤害孩子心灵,完全不值得。
他们是未长大的孩子,是真的不懂,不是装出来的天真。
换位思考,如果把你扔进一个不熟悉的环境,有人对你大吼,你不感到恐惧无措吗?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借着学习的翅膀,随风起飞,飞到自己向往的天堂。
那么写好作业、取得好成绩才是基础,但作为家长,陪伴时要切记,作业是孩子的,我们只是陪伴的角色和矫正错误的导航器。
只有让孩子自觉养成独立习惯,找到学习方法,才是最终目的。现在的陪伴只是为了以后不用陪伴,适当时刻要懂得撤退,不要成为孩子的拐杖,到时候放开手,反而不会走路了。
好的陪伴是一种爱|驱动成为更好的自己与孩子面对成功
喷泉之所以漂亮是因为她有压力,瀑布之所以壮观是因为她没有退路,水之所以能穿石是因为永远在坚持,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虽然陪伴孩子写作业是件危险的事情,容易把自己吼得要给心脏做支架,也容易失控,为了孩子学习心理学或佛理,一不小心就出家了,但也有一些家长,把这个当做人生修习,居然发现了自己平时看不到的潜力,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掌握正确陪伴孩子写作业和学习的底层逻辑后,有些家长不但不再烦心,反而利用这些方法把孩子培养成为了学霸。
小云的父亲并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语言天赋,但为了孩子能够更好地学习英文,他和小云一起从最简单的音标练起。
陪孩子参加辅导班的时候带着录音笔,录下老师的语音,反复听、读。每天早晨半小时磨耳朵练习。
学完单词,和孩子一起看电影,平时也经常用学到的语言对话。
最后小云考得到好成绩,他也能基本对话了,甚至还组织了一次全家国外游,玩的极其开心。
教育根植于爱——鲁迅
爱成为驱动,使小云的父亲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面对学习时遇到的各种困难。
那些学习好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自律并积极的父母,他们为孩子所做的付出往往是无形的,但只要方向正确,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学霸的潜力。
与孩子一起进步,是比较轻松和快乐的事情,也许到了最后,还能收获一个同样优秀,配得起孩子的爸爸妈妈。
《你只是看上去在陪孩子写作业》这本书从底层逻辑,到易错行为,再到窍门和方法,实用又有效,堪称是父母陪伴孩子成长的工具书。
想要成为优秀孩子的父母,床头配备一本,每天翻看一下,对于缓解亲子关系,培养未来栋梁还是有帮助的。
让我们把陪孩子写作业变成一件轻松的事情吧,做得好也许有意外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