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不长,但总会被问及关于择业的问题,有应届毕业生,也有朋友。
我是考研呢?还是找工作呢?
我是去小公司呢?还是进一个大企业?
我是去一线城市工作呢?还是在二三线城市呢?等等.......
我也曾经历过求职,深深地明白他们所经受的烦恼和痛苦。无奈阅历有限,能分享的东西真的不多。寻求帮助,对对方的回应充满期待,希望有所获。而作为朋友,被给予信任,实在不好不说点什么。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又不同,行业间的发展差别也非常大;最重要的是,这是别人的人生,提供建议倒是轻巧,但关乎的责任重大,所以这类问题往往很难作答。
被问的次数多了,加上平日思考,对这些问题就能发表一些见解了。毕竟,建议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东西。除此之外,我的回答基本上能归于一类,想到此,就觉得有必要深挖一下,写出自己的浅薄之见,下次被问到,直接将文章发给他就好了,不必每次都重复说相同的话。
选择之所以难,是因为备选项旗鼓相当,如果其中一个比其它所有都好很多,便无须纠结苦恼了。一份年薪20万、福利优厚的工作,即使离家较远,比起其余20个月薪三千的工作,无疑好太多,做决定也没有那么多犹豫不决了。这样的机会不是没有,只是大多数人碰不上,或者碰上了也有许多人竞争。多数人能挑选的工作机会都大相类似,差距不会过大,甲公司工资虽然高一些,但工作压力和强度较大,乙公司虽然是初创企业,但整体氛围较好。因此,与其说是选择,不如说是取舍。想挑战高薪,就要有承受压力的心理准备;想悠闲的工作,理应接受起初的清贫。人生不是科幻片,无法将所有好处像《复仇者联盟》一样集结于一起,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真的很少,要想有所得,必须做出舍弃。
取舍就像排除法,如果十分确切的知道内心想要的东西,剔除讨厌的,保留喜欢的,余下就是属于自己的选择。然而在多年的应试教育背景下,我们少有机会来细想如此严肃的问题。从小我们被教导只要好好读书,将来便会有好的人生。小学老师说考上重点高中才有前途,高中老师将大学描述成自由的天堂,说这点苦不算什么。于是,我们苦记各种知识点,应对各种考试,乃至家人和师长所说的景象成为我们的向往,我们渴望有朝一日不再读书,自己工作,用自己挣的钱,买自己想买的衣服,独立自主无拘无束。然而当真正面临毕业时,尽是茫然。人生第一次可以自由选择时,却不知所措,因为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想要什么。
因此,每每有人不知道如何抉择时,我总是建议先静下来探寻自己内心。当然,你也许会反驳,没那么多时间来想,许多公司招聘就一段时间,过了就没了。我想説,人生虽然苦短,但绝对值得花上片刻,用以思考自己内心深处的悸动与热爱。
经济学有个概念叫做“机会成本”,它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什么意思呢?如果一场电影和一顿美餐的价值都是100元,而你刚好也只有100元,假若去看电影,你的机会成本就是这顿美餐。所以,你选择的价值,是由你所放弃相对应的东西体现出来,而你所放弃的东西,也经由你的选择的价值来反映。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生中选择的机会成本便是时间。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尽头,没有倒带重来的机会,每做出一个选择,时间的成本就永远存在。倘若随意找个工作,干了之后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浑浑噩噩度过几年,这是对生命价值的践踏,浪费了原本能在热爱的事业上的积累与发展。
糟糕的后果往往源自于此,不明白生命的价值和时间的珍贵,没有想清楚就匆匆决定。比利时的《老人报》曾对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做过一次调查:“你最后悔什么?”,尽管每人回答各不相同,感受却出奇地相似。
调查结果第一名:75%的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导致一事无成;第二名:70%的人后悔年轻时选错了职业。虽然该项调查存在地域差异,但较高的百分比无疑说明了职业选择的重要性,它影响甚至决定了一生的成就。许多卓越人物,在谈及事业成功时声称,庆幸年轻时发现了自己的热爱。调查在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这一点,调查结果的第二名与第一名有较大的关联。人的本性追随内心,一份不喜欢的工作,又怎会拼尽全力呢?正因为喜欢和热爱,才将潜能发挥到最大,成就斐然。可见,想清楚“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是多么的重要。想清楚这一问题或许很难,但所花费的时间绝对值得。生命紧凑,你有时间思考,就有时间做选择。认识了自己,选择就只是一个匹配过程。
职业和婚姻类似,对象的选择直接影响最终结果的好坏。为了工作和结婚本身而草率选择只能算凑合,不喜欢的工作和异性也只能解决生理上的温饱,难以获得真正的成就与幸福。你看看周边许多人的工作状态和婚姻状态就知道了,像极了汪峰《存在》中的歌词,“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
关于如何想清楚以及如何做选择,详见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