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吼不叫》第八天
气质会带来什么影响?
摘要:各种不同的事件、想法和情绪都会触发你的脾气,但这些影响都能被三个特殊又重要的因素减弱或者加强。这三个因素是:你的气质,孩子的气质以及两者如何相互适应。
气质是一个人的行事风格。气质不是“做什么”,或者做了什么事,也不是“为什么”,或者行为的动机,而是“怎样做”,是我们行动的方式,是行为的另一种表达。【看到气质对它的理解一直有些模糊,直到看到这个定义,稍稍清晰了一些。是怎样做,是行为的一种表达。】
对气质的思考会给你一个看待行为的独特角度,也能帮助你获得从未有过的对孩子学习方式的理解。
大部分专家认为气质的基础是基因:我们生来就有自己的风格。
父母,尤其是妈妈常常要为孩子的行为问题承担责任。
他们相信孩子与生俱来的差异是决定他们行为方式的关键因素。他们将这些差异定义为9种气质类型:活动量、节律性(或者规律性)、接近或者回避性、反应阈值(敏感度)、反应强度、情绪本质、注意力分散度、坚持度。
在做产后护理护士时,我观察到有的婴儿哭声轻柔,很容易安抚,而有的却紧握小拳头,扭来扭去,哭声大得能把所有人都招来。正是因为看到了气质的差异,因此我知道孩子来到世上绝不是“一张白纸”。
需要好奇心和观察力才能理解气质在孩子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任何一种健康关系的关键要素都在于接纳对方本来的面目。当我们试图让别人符合我们对完美孩子、丈夫、妻子、母亲、兄弟姐妹或者朋友的认识,那么当他们没有达到我们的期待时我们就会失望。【是的,以前我老是希望他们能够达到我希望的样子,当做不到时我会发脾气。】
感悟:气质我所理解的就是处事的行为。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个词所以很陌生也有些不理解。但我还是对我还有家人的气质很感兴趣。因为老大和老二确实性格完全不同,可我老是喜欢针对老大,好像老二即使错了也会溜掉不被我说,开始我会很纳闷,慢慢我知道因为很多的行为我和老大是相似的,看不惯他的行为就是看不惯我自己。今天“气质”这个词第一次进入我的词典,我知道它能让我更加了解我和孩子们。是我要学习的东西。
亲子互动:晚上儿子写作业因为有题不会开始了耍赖、吼叫、哼唧,以前的我跟着也会发脾气。今天我默默地看着他,告诉他我看到他的情绪。中途我感觉到他已经爆发时,我选择离开。并告诉他我先暂时离开,等你情绪稳定了在叫我。最后反反复复的他自己受不了大哭起来,我抱着哭了一会便好了。我也在问自己发生了什么让他这样的痛苦?在学校的压力大?有道题空着他不能接受?那一刻只需我抱着接纳他的一切。但是我只做到70%接纳,中途我也是有些抗拒,明显感觉到我的身体变得僵硬、呼吸变粗(现在回想起来竟有些不记得我有情绪时身体的变化),看到他的样子和无赖是我不能接受的。那时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我观察到哥哥是个完美主义者,当他看到妹妹把他的拼图弄乱时不写作业也要拼好,乐高的小玩具没插完插好了才睡觉,难道有道题放在那里不会空着让他接受不了?我想还需要观察。晚饭后在做题时,哥哥明显态度变了,变得温和了很多。我及时嘉许了他,不管怎样无条件的爱和接纳。继续练习每天上演。。。
感恩:感恩老公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让我可以马上行动。感恩孩子们让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