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结构的分析
关于格律的三个比喻:刑律,图案 ,建筑。
在一千多年中,诗人都要按照他严格的刑律来撰写诗歌,按照他现成的图案来编织语言,在它固定的建筑中布置意义,而不需要重新筹划和设计。那么它是否确实是一个具有合理的美学原则,与有效的美感效应的完美的诗歌语言呢?
从语音序列开始说起,一首由文字所表达的意义构成的诗歌,也是一个由文字所显示的,声音构成的序列,而文字的声音序列究竟是散乱缓慢,还是整齐铿锵?继续这首诗能否产生美感的因素之一,也是他的文字意义能否感染并深入人心的因素之一。
这里有一个设想就是所谓的“四声八病”。
什么是四声八病?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种声调。八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正纽、旁纽。其中八病说这是诗人的设计,他具体而微地规定了诗歌中几乎每一个字的声韵调的范围,并试图用这样的规定是诗歌写得铿锵抑扬,变化和谐的节奏效果来。这其中还加入了音乐中的五音“宫商角徾羽”。
“八病”是在“四声”的基础上建立的诗律规范。诗歌,贯穿“八病”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避免声韵调的重复雷同,其中尤其应当避免的是声调上的重复单调。
比如,五言诗事宜,句式五个字,但是这五个字的声调很有讲究,比如:
但是,这些基本构想是否真的,就如此地和谐了完美了呢?
后来出现了平仄,诗歌的格律一直在不断发展着 。
以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为例。
每个有规律的分配了音调的字词,都担负起了诱发读者心理和生理节奏感的义务,使读者在诗歌面前就如置身于,时涨时落的海潮中一样,心灵受到了节奏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