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总是在想方设法地教育孩子,甚至想让自家的孩子无所不能,无所不通。基于这个目的,家庭教育开始变得学校化、形式化。各种才艺的培养,让孩子即便在家,也像在学校学习一样。这样的家庭教育并不是孩子想要的,如果想让孩子多点欢笑,应该更新我们的家庭教育观念,而不是把各种才艺培养强加在孩子身上。
1.学会尊重孩子的权利
与孩子有关的事情,在下决定时,可以适当地听取孩子的意见。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在做决定时,可以考虑采纳一些孩子比较合理的意见。尊重儿童权利这一原则,不仅在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公约》中有特别规定,而且在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里,也做出了相关的规定。
但是,在2015年由全国妇联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中显示,了解并掌握儿童保护的相关法律的家长不足10%。并且在我们的生活中,各种不尊重儿童人身权利甚至是伤害儿童的行为还是经常可见的。这个现状表明,想要改变以往的家庭教育观念,首先要学会去尊重儿童最基本的权利,才能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
2.学会向孩子学习
有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阅历比孩子丰富,在碰见问题时,大多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就会给孩子造成困扰。要知道,“人无完人”,又有谁能保证自己一定不犯错呢?遇见问题时,对孩子提出的解决方式,可以稍加思考,如果真的可行,也不要碍于面子而坚持不采纳。即便你的阅历比孩子丰富,也不可能你永远是对的,孩子永远是错的。
试着换一种心态,学会向孩子学习。正是因为孩子阅历少,有时候想出的一些方式方法,才会更加独辟蹊径。家庭教育的重心是引导孩子学习,而不是把你的阅历强加给孩子。家长的绝对主导对教育孩子是不利的。
3.变消极为积极
消极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孩子考试成绩不佳时,对孩子多加责备,不是说孩子“笨”,就是指责孩子学习不用功;另一种行为看似乐观,其实也是消极,家长在碰见孩子考试成绩不佳时,安慰孩子说,爸妈上学时,这个科目都学得不好,你考得不好很正常,不用难过。这两种消极,前者让孩子厌恶学习,对学习产生排斥心理;后者让孩子学习某个科目时,产生这个科目就该考得不好的心理。
心理学分析曾说过,积极的解释会让孩子更自信和乐观,而消极的解释只会让孩子悲观,甚至绝望。在孩子面对挫折时,改变你的消极态度,让孩子相信这次挫折只是暂时的,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取得成功。这样,孩子在未来的表现才不会变得消极。
为了孩子,改变你陈旧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孩子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