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位文友的文章《从熟悉到陌生》和周卫英老师在文章《得到是失去的开始》里对此文的评论,深有同感。
回想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一些过往,无不都是从陌生到熟悉,再到陌生的一个过程。
很多朋友,一开始不熟悉的时候,看对方满眼都是优点,光芒四射,异常吸引人。慢慢地熟悉之后,就会觉得也就那样,他和你一样,有着很多优点的同时,必定也有着很多缺点,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昨天对这个话题思考了很多,也想到了很多人和事,以至于晚上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梦。
梦见了我的一个同事。其实我和他并不算太熟悉,只是他说话声音很好听,给人的感觉彬彬有礼,很有修养。因此给我留下了比较好的印象。
梦里他不知道怎么出现在我家了,还和我一起在厨房做饭。我让他把切好的藕片放到锅里焯水,结果水咚咚咚煮了半天了,我去锅里捞藕片时,发现什么都没有。然后他在一旁一脸无辜地说,忘记倒进去了。
我听完很无语,但知道这是朋友,也不能说啥,只是他在我心目中的良好象形大打折扣。
梦是潜意识的投射。潜意识通过这个梦告诉我:表面看起来再有光环的人,离得太近了就会黯然失色。
周老师说:人和人靠近的过程也是失去的开始。越来越近,到一定程度就会成为陌路。
深以为然。
再好的朋友,如果无边界地靠近,只会看到对方身上越来越多的缺点,失去了对对方的好感与欣赏,甚至到了两相生厌的地步,唯恐避之而不及。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想要拥有一段完美的关系,我们首先要做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
如果我们为了某个人,一味地放低姿态,一味地牺牲自我,一味地讨好,一味地付出,一味地攀附,离开对方就不能活了一样,对方不但不会感激,反而会觉得我们不成熟,不独立,不配拥有完美的关系。
久而久之,对方一定会离我们而去,因为我们会成为他的束缚,他不想因为我们而活得那么累。
因此人与人之间,不管是什么关系,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才会有神秘感;不要走得太近,才会产生美感。
连我家三岁的儿子都知道要“保持距离”。
晚上睡觉时,他有时候会撒娇,让我和他爸爸一起陪他睡觉。我们都想搂着儿子睡觉。可儿子每次都会把他爸的手推开,并说一句话:保持距离。他爸要走开他还不让,就得在旁边陪着,但必须保持距离。
可见,再亲密的关系,离得太近了也会让人感觉压抑。
想要一段关系持久,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给双方留有一定的空间与自由。同时,也要保持自我,不要因为把对方看得太重而迷失了自己。
朋友关系如此,亲子关系如此,夫妻关系更是如此。越亲密的关系,越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