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语堂《苏东坡传》

元丰六年,朝云诞下一子,苏东坡在给小儿子举行洗礼时,写了这么一首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这世上大抵有两种聪明,一种聪明是天资太过易生悲郁,比如李商隐,另一种聪明则是洞悉世事后的达观,比如苏东坡,同样是年少成名,同样是仕途坎坷,苏东坡却越活越自在。难道苏东坡没想过死吗?也是想过的,但是死有何惧,好好活着才是人生最大的考验,苏东坡硬是把这艰难的考验活成了一场饕餮盛宴:东坡肉,东坡鱼,烤羊脊.....再简陋的食材到了他的手里都能变成无上的美味。我想,对吃的极致追求是源自于对生活的无限热爱,然而是怎样的乐观豁达才能达到如此的境界,也许是天性使然,也许是历练而就,但不管怎样,苏东坡的超然快乐依然感染着一千多年后的我们。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苏东坡出生在四川眉州,家境不错。祖父虽不识字,他的儿子女婿们却颇为优秀,除了大儿子有点大器晚成,到了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可是在此之前老汉儿一点都不着急,他坚信大儿子总有一天会痛改前非,当然他不仅等到了,还等到了三位“唐宋八大家”。不过今天先不说三苏在文学上的成就,单说说苏东坡这乐观的性格,很大一部分应该是遗传自他的祖父。

没读过书的人未必没有智慧,这智慧潜藏在基因里,也显露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过人的胸襟是智慧,超然的快乐也是一种智慧,就是这种智慧才伴着苏东坡走过了那些艰难的岁月。

为了对苏东坡的生平足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画了一张地图,他从西南的眉州出来,最东去过登州(山东蓬莱),最北去过定州(河北保定),最南去过儋州(海南),他也是第一个被流放到海南的官员。由于宋朝的中央集权制,地方官员任期通常为三年,纵观苏东坡的仕途轨迹,也极少在一个地方待满三年,然后我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他任职的地方有10个,分别是京城,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登州,颍州,扬州,定州,被贬的地方3个,也就是他自嘲平生功业的“黄州惠州儋州”,出生地眉州,安葬地常州,他这一生就在这15个地方来回往复,我只计算了地图上的直线距离,20000多公里,可是他用双脚走出来的路程又何止这两万公里?他用他的一生践行了那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我们常听人说:没见过世界,哪里来的世界观?反观苏东坡的人生,也许他的乐观和豁达就是从这几万里路中走出来的吧,他出入宫廷,见识过汴京的繁华,他建黄楼,修苏堤,更体会过民间的疾苦,他还会种地造房,烹饪酿酒......他的文字不仅是从书中来的,更是从生活中来的,苦难磨练了他的意志,苦难也成就了他的达观精神,是以,我们才能认识一个这样的苏东坡。一个人见人爱的苏东坡。

“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正是“心中有佛,看人即佛。”在苏东坡眼中,大概就没有不好的人,只有不好的事,他跟谁都诚挚相交,对谁都畅所欲言。上至公卿下至贫民,他都深受喜爱,仁宗皇帝称他有宰相之才,欧阳修对他有极高的赞誉,曹皇后和高皇后更是多次救他于危难,苏东坡从来不摆官架子,跟谁都能说的上话,地方的百姓爱戴他,坊间民众议论他,哪怕是他极力反对过王安石的新政,在乌台诗案案发时,王安石也曾替他求过情,两人最终一笑泯恩仇。

可也确有人无时无刻不想置他于死地,章惇曾经是苏东坡畅所欲言的朋友,可最后下令将他从河北贬到岭南的就是这个章惇,不为别的,不想他好过罢了,因为看了在惠州苏东坡写的“春睡美”,便再一次把他贬到了海南。只是风水轮流转,轮到他章惇被贬时,章惇的儿子竟然害怕苏东坡会落井下石,为此苏东坡还给他写了篇文安慰了一下他。可就算是苏东坡说我不会,章惇这种人会信吗?我想他会惶惶不可终日地过的十分凄惨。

只是对章惇这种人苏东坡大概是喜欢不起来的,在他从海南返回广州的时候,有朋友开玩笑地说,我听说你到海南第二年就死了,他回答说,我是死了啊,可是在阴间碰上了章惇,我就决心回来了……有些事,苏东坡是不屑于去做的,正所谓:非不能也,乃不为也。这些上不了台面的人实在无谓得很,犯不着去劳神生气罢了。

毕竟能在苏东坡的心里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的也只有“四海一子由”了。

兄弟俩从小一起玩耍,一起读书,一起进士及第,直到苏东坡被任命陕西凤翔府判官,子由为了照顾老父亲,辞了外出就职留守京城,这也是兄弟俩生平第一次分开,也是自此,他们开始了聚少离多的宦海生涯,对彼此的思念,都寄于诗信之中,据统计苏东坡以“子由”为题的诗词就有100多首。

苏东坡性子心直口快,经常得罪人,苏子由则性格沉稳,这是这种性格,在兄弟俩的相处中他更像一个兄长,他曾苦口婆心地劝过哥哥:“有的人可以推心置腹,有的不可以。”在乌台诗案时,他更为了东坡是多方奔走,甚至上书请求削去官职,来保住哥哥的命。苏东坡被贬官后,生活一度困顿不堪,也是子由担起了照顾一家老小的责任,尽管他自己也并不富裕。

到苏东坡被贬儋州,子由也被贬至雷州,兄弟俩赶在藤州见了一面,那时苏东坡已经60岁,子由也57岁了,这一次大概是真的生离死别了,一个愁坐整夜,一个对着兄长远去的背影泪如雨下,而老天也没有对这两兄弟多一丝的眷顾,四年后苏东坡病逝于常州,临终都没有见上子由一面,“风雨对床”的约定也终成了一场空想。

细想之下,苏东坡的潇洒,绝是离不开子由的守护扶持,当然还有不得不说的是他背后的女人们。

说起苏东坡的三位夫人,感情最深的当属原配王弗了,王弗嫁给苏东坡时,正是苏东坡意气风发之时,少不了的年少轻狂,多亏了王弗在旁提点,这位苏夫人在“务实际,明厉害”方面可是远胜于他。只可惜王弗在苏东坡从地方返京后就病逝了,用苏洵的话说“未及见汝有成,共享安乐”,想必这也是苏东坡一生中甚为遗憾之事,每每回想夫人的忠言劝谏便感念不已,所以才有了“不思量,自难忘”那般的刻骨铭心吧。

说来也巧,王弗只活了26岁,可是第二位夫人王闰之却是陪伴了苏东坡整整26年,王闰之是王弗的表妹,出身诗书之家,性请柔和,对苏东坡悉心照料,视前妻之子一如己出,当得起“贤德”二字,她挨过苦难,也享过殊荣,对苏东坡来说,王闰之的陪伴便是最长情的告白了。

王朝云虽说只是个妾,却是苏东坡最为看重的一个女子,朝云知他懂他,敬他爱他,像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又似那纯洁不染的“天女维摩”,苏东坡的这般歌咏赞美,除了爱情,还有满满的感激,朝云又何尝不是一路陪着他在宦海中浮浮沉沉,从黄州到惠州,始终对他不离不弃。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从某种程度上说苏东坡是位幸运的,在人生的每一段旅程中都有那么一位相宜的女子为伴,算起来,朝云又恰恰比苏东坡小了26岁,也许这三位女子注定是同他羁绊一生的。

如果说王弗是刻骨铭心的思念,王闰之便是最长情的陪伴,纵然是有朝云为知己,可惟有负了花期的那一位是才是撕心裂肺的痛吧。

史书上“苏小妹”查无此人,确有一个“慈孝温文”的苏姓堂妹,唤作“小二娘”,是苏东坡的初恋,因是同姓不可通婚,这位小堂妹便成了他这一生念念不忘之人。

他曾写过“厌从年少追新赏,闲对宫花识旧香。”,还写过“羞归应为负花期,已是成阴结子时。”感叹误了她的青春,感叹她已儿女成行。

往往越是求而不得越是难忘,听闻堂妹的死讯,他说自己“情怀割裂”,“此心如割”,去祭拜了堂妹夫妇二人后,竟“面壁而卧,哽噎抽搐",以致不能起身待客。我想他也不单单是在为堂妹哭泣,此时他的三位夫人已相继离世,再无人相伴相守,他也深知自己这副行将就木的身体撑不了多久,回想一生的漂泊,纵是乐观如他,也挡不住这席卷而来的悲恸。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东坡临终前写下了“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但论起诗词的成就,当算是“杭州密州黄州”。苏东坡曾两度出仕杭州,他一生中最为快意的生活也是在杭州度过的,秀美的江南风光,如诗如画的西湖,苏轼给这片山水留下了许多家喻户晓的诗句,有“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那时的心情是轻松愉悦的,山川风物在他眼中处处美不胜收,可歌可赞。

到了密州后,苏东坡对新政的弊端感到愤懑不已,过得甚是沮丧,但也是这个时期,他的创作才开始趋于成熟,他的词开始大放异彩,作者说苏东坡在黄州时才发现了词是不对的,苏东坡的第一首词究竟什么尚无定论,但在从杭州去密州的途中,因思念子由他就写下了《沁园春》,并且《江城子》和《水调歌头》此等名篇都是在密州时创作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更是开创了豪放词的先河。

到了黄州开始了大量的填词的确不假,只是心境却已然不同,被贬后的失意与不安,初到黄州时的饥寒之忧,无一不是沉重的打击,然而对苏东坡来说,随遇而安是他的人生哲学,既来之则安之,开荒种地也不在话下,此时的词也都忠实地反映了他的心理变化,从《卜算子》的“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到《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大江东去”,“人间如梦”的,而后才是《定风波》的“也无风雨也无晴”,终于,一笔勾销,雨也罢,晴也罢,我心无挂碍,万物皆浮云。

从此,认真地吃吃喝喝,肆意地写写画画,前途渺邈何需多想,“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去年过年的时候我们一家人都在海南,偶然去到了一个叫罗驿古村的地方,这个村子建在古时的驿站旁,驿站早已不见,只留下了一段古老的驿道,是的,就是当年苏东坡被贬到儋州时走过的那段驿道,当地人把那段路叫做“东坡路”。我在那段路上来来回回地走了好多遍,凹凸不平的石板路十分不好走,难以想象一千多年以前,已六十高龄的苏东坡是怎么走下去的,那天天有些阴沉,没有太阳,没有风也没有雨,临走前我再次回望了那段路,突然就明白了“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是怎样一种心境,亦明白了“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又是怎样一种选择。


在他从海南北返,横渡琼州海峡时写下了“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是他对这趟海南之行的感慨,又何尝不是对他这一生的总结?恰似一曲绝响,回荡在天地之间。

东坡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482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377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762评论 0 34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73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289评论 5 37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46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51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88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7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48评论 2 32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64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12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6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6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86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11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802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