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主要记录一下这周看的三本书哈!
1.创业就是要细分垄断
推荐阅读用时:2h
推荐指数:4星
感想:本书被宣传为创新工厂内部培训教材,主要是几个创业领域内的大佬,分享他们自身经历以及风投圈内案例提炼出来的观点。目标群体应该是创业者以及有兴趣的读者。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定位高层群体,内容相对抽象与理论化,也在反复提醒读者要训练高度抽象思维能力。假如作为创业者,在时代背景下,对自身定位越清晰,越了解自己和竞争对手,以及VC们的逻辑,就相对越有机会获得资本和资源的青睐,争取到存活下来的机会。
这里又要引出另一本书《增长黑客》
读《增长黑客》在前,目前进度58%左右,后期慢了许多,因为里面很多具体的案例和方法,对于我这个运营小白来说,需要时间理解和消化。
《增长黑客》这本书与上一本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相对落地,偏重执行,讲究思路,也讲究如何实现目标——解决经营中的增长困境。
两本书一本宏观,一本相对具体一些,刚好互为补充,开阔了思路。增长不是漫无目的的增长,而是建立在产品与商业模式上的有逻辑的增长,这就要求从业者能全方位了解自己的产品,了解用户,也了解公司内部的动向,走向,还要放眼市场和环境。动态、综合、互联的看问题。
这些东西需要后期我在工作中慢慢消化和整合,总之很感谢作者们“好为人师”。
同时,很多东西也是一家之言,非真理。作为读者,也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哈!
2.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阅读时长:2h
推荐指数:3星
感受:说实话,本书内容基本上都是博采众长,将各种理论和方法论堆砌整合在一起的。很多内容也是知易行难类型。
但这并不是说书不值得看,没有用哦!
正如作者所说,很多知识大家都知道,但却没有有效理解以及推延开来做应用,停留在原始的记住阶段,那再多意义也不是很大。
有效的学习不是标榜看完了多少本书,学了多少学科的知识,加班了多少时长,而要看是否将经历过得有限内容,整合提炼出通用的模型。以及思维方式的精进。
作者提到了几个tips,是我自己有在做,却没有坚持的——
1.写反省日记,是坚持写哦!我前几年曾坚持写,现在反而时断时续。而且我也需要向作者学习,将生活中几个重要的领域提炼成反思模板,持续记录
2.看书的目的是什么?相信99%的人都知道提纲挈领,就是看书要看目录啊,精华都在目录。但相信也有相当大一部分比例的人,还是喜欢拿到一本书,就从第一页开始读到最后一页,比如我……我分析了自己的心理动因——有种强迫行为惯性,内心还是认同从头读到尾一字不落才算看完一本书,虽有怀疑,可未深究。让我带着目的去阅读,心里没有安全感。
这个习惯培养也是根深蒂固了,尤其随着电子阅读的普及,想改变又多了一层困难。我需要花时间和刻意练习哦!希望今年之内能有改变。
另外很多精彩的内容,比如这个概率和统计思维啊、如何利用有效盘点与总结,发现影响自身的规律……等,我就不展开啦!有兴趣大家自行阅读!
但最重要的功夫,依旧在阅读之外,落实在一言一行的改变中。
3.遥远的向日葵地
阅读时长:无限
推荐指数:4星
感受:初了解李娟,是几年前那本《阿勒泰的角落》,作者把年少的自己在阿勒泰的小日子写的有滋有味,那种回归内心的简单和纯真,特别能安抚深处大都市的焦灼。
后来我习惯想起来的时候,睡前读几篇她的散文。每当我能沉进去和她一起经历种种生活小故事时,我也能摆脱焦灼,随着困意入睡。
这本《遥远的向日葵地》,记录了作者一家以“种植向日葵”为时间线的一段经历,有和周遭邻居的社交,吵闹而又生机盎然。也有追溯——外婆去世了,外婆的一生,通过和外婆相处的点滴,描绘了出来。还读到了这个外孙女,对外婆深深的思念。所以作品也多了一抹哀伤。
如果你的内心也有些焦灼,不平静,那么也来一本李娟的作品吧!
很久没有来简书啦,一上来还能看到一些动态挺开心的。停了这么久没在写东西,终归到底还是懒,还有可能把【分享】定义的太沉重了。总想着要实现某个目标,到达什么程度,才能写,于是一天天就干脆搁置了。
这次重拾简书,缘起最近听课的感想,用输出倒逼输入。这个概念其实老早之前就知道了,两年前自己心血来潮注册公众号也是这么个起因,可惜给自己找了各种借口,推文再也没更新,停在了2017年6月。
心里还是惦记这个事的,这不,还是打算再做一波尝试。不求多,不求大。一点点进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