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豆瓣上完成了46本书的记录,除掉1本补记和2本没营养随便翻翻的网络小说,看完的书一共是43本,最近几年我差不多都是一年30-40本的阅读量,和许多豆瓣大神相比,并不算多。之前每年读了就完事了,2022年第一次想做一下读书总结。
2022年的43本书里,包括6本鲁迅的书,2本和鲁迅相关的书;然后是7本历史类,6本文学类,6本通俗小说,4本书法,然后就是随笔、政治、心理、教育等等,年初给自己定下的要读2本英文原著的目标,一本没读。
今年为了获得豆瓣的鲁迅徽章,读了6本鲁迅的书,《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坟》《故事新编》。陈丹青在《笑谈大先生》里说:“语文教科书长期强迫学生阅读鲁迅,成功地使一代代年轻人厌烦他,疏远他”,此言真是太正确了。这是我中学毕业后第一次认真读鲁迅。过往我就是那个厌烦他,疏远他的人,曾经家里有几本人民文学出版社70年代版鲁迅,被我卖旧书处理掉了,年轻时的我如同陈丹青所说将“几代人对威权的厌烦、冷漠和敷衍,也变成了对鲁迅的厌烦、冷漠和敷衍”。那时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我也会有重新把鲁迅的书又买回来捧起来读的一天,而且读后大为震撼。今天距离鲁迅当时写下那些文字,已经整整过去100年了,这100年里我们经历了巨变,而这几年我们这一代也在经历属于我们的阵痛,再回看鲁迅,那些人性的内核从来未曾真正改变过。他文字里的那些警告,那些洞察,那些绝望,那些毒舌,放到100年后依然适用。我的一位朋友说,年少时读不懂鲁迅,现在能读懂了,经常读得满眼泪花。谁又不是呢?就连余华都说他是从36岁才开始真正读鲁迅的。鲁迅的那些经典小说杂文是应该常读常新的,2023年我还会继续读鲁迅的。
然后说说我这一年里的Top3分别是:第一,杨潇的《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这本书里时隔80年的两场徒步,让我们在旅途中看到了人物、城市随着时代的变迁。顺着这本书,我还看了《战火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这两本书支撑着我度过了2022年最难的那几个月——我们现在再难,也难不过战火里的那些先辈们了吧。第二,刘瑜的《可能性的艺术》,这本书本身讲得比较浅,我也没给满5星,但是阅读感受是很畅快的,而且我觉得它的普及性在当下是非常意义的,可惜…… 第三,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小书非常通俗易懂,不到200页的篇幅理清了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治制度沿革,非常受益。
今年还加入了一个线下的读书会。此前我不太喜欢这类组织,很多读书会要么是需要共读一本书,要么是有比较严格的流程,还有的还会推销书。我是个比较散漫的人,觉得读书更多的是个人趣味,不愿被要求读自己不感兴趣的书。现在这个读书会比较小而精,每次参加的人就那么不到10个,组织得比较松散,一两个月聚一次大家分享一下这段时间各自读的书,有些书如果其他人也读过,就再深入讨论交流一下,很符合我随意的个性,也能交流到不同的观点和书籍,就还一直坚持参加下来了。
今年给自己的读书目标是至少40本,还是会继续坚持把家里鲁迅及关于鲁迅的6、7本书读完,然后继续加强书法理论书籍的阅读,然后就是争取读完2本英文原著。读书于我而言,是业余爱好,也是精神慰藉,我很少强迫自己必须要读什么书,然而多年下来也自然而然的从以往的网络小说畅销读物为主,慢慢过渡到了一些专著和有意识的主题阅读。希望有一天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一个细分领域,读成某个领域的行家,或者像杨本芬那样成为一名业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