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试过,越想忘记越忘不了,越想放下越执着,越想挣脱越陷入,越想控制越失控?我并没有答案可以告诉你,你只能慢慢去探索属于你的答案。
为何越努力忘记越记忆深刻?
记得看《摆渡人》里有一句话,回忆永远站在背后,你无法抛弃,只能拥抱。
回想起几个以前接触过的人和事。以前探访常常会碰到一些老人家,回想往事,尤其是丧偶的丧子的,一个问题就让他们马上泪流如泉,'你的家人呢?'。无意中就勾起他们的伤心回忆,而他们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提了,过去了'。真的过去了吗?心心念念的那个人,真的这么容易就放下了?谈何容易。他们不愿提起,只是害怕思念一旦打开就无法停止。曾经有个案主五十多岁,儿子因为重病算是英年早逝,走的时候才二十刚出头。虽然一年过去了,但她仍然很难接受这个事实。她告诉我,每次自己在厨房切菜,突然就想到以前做饭给儿子吃,然后就开始很想念他,眼泪就不自觉流出。但其实这一年来她已经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她不敢让自己继续沉溺这种想念当中,而更多的是害怕家人的担心。于是想方设法去抑制,让自己不想儿子,分心去做其他事情。甚至每次想到儿子就觉得很内疚,仿佛做错了什么似的。但越是这样,思念越发强烈,内心的纠葛越明显。甚至晚上不敢入睡,怕梦到儿子。曾经有个朋友也有类似的情况,爱人因病离世,在离世一年后她还常常想到他,每次经过共同去过的地方,各种回忆就涌上心头,她问我,都一年了还想他,是不是不正常了?是不是应该放下了?是不是应该释怀了?
我问,每次当你想到他的时候,都想起了什么?他们两都说,很多时候都是很美好的回忆,比如一起做过开心的事,一起去哪里玩,当然有时也会想到病重时的难受跟无力。我问,为什么要压抑自己的思念?为什么要控制不去想念?他们都说,身边的人都告诉自己应该节哀,应该放下了,害怕自己再次沉溺其中。但往往令他们痛苦的,并不是这段回忆,而是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还挂念死者,还放不下他们。令他们难过的是,应该要假装坚强,假装洒脱,但能骗到全世界却逃不过内心的渴望。此时,所有的安慰都不及一句对他们的理解来得重要。我没有办法叫他们不去想念,情感是没办法压制的,当你想念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坦然的承认呢?我们可以控制的是,想念什么内容。或许我们可以回忆彼此美好的过往,回忆他们的循循善诱,他们的美好期盼……往往这个时候,我更愿意聆听他们曾经一起难忘愉快的时光。而在分享的过程中,慢慢你会看到眼角的泪光化为嘴角的微笑。真正的释怀,不是让自己不去想念,不是让自己极力忘记,而是,当你再次想起这个人或这件事时,你看到这件事真正给你带来的意义是什么,你找到了它们给你的启示,听到了这些眼泪背后的诉说。
为何越努力控制越感到焦躁?
还记得刚学瑜伽的时候,首先做的是静坐。在瑜伽馆里,前十分钟都是安静的坐在那。盘起腿后,整个世界都顿然安静了。突然所有声响都放大了。你从来不会留意秒针经过的滴答声,旁边有人经过的脚步声,跑步机传送带的声音,窗外隆隆的车水马龙声,甚至隔壁对方的呼吸声,都一一清晰的传入耳朵。当你慢慢适应了这种安静后,头脑的各种念头又开始入侵,仿佛一分钟已经有成千上万个念头经过。此时,跟自己的脑袋下命令,不要胡思乱想有的没的,大声喊停!!!但根本停不下来。
好吧,好不容易熬过了十分钟,老师问现在有感觉自己的心静点了吗?我只想说,从来没有这么乱过。紧接着就是各种瑜伽的体式,那酸爽,当你想要努力去拉伸到一个程度时,越难做到。我永远记得老师说过,不要跟谁去比较,每个人都有自己最佳体式的舒展程度,你只需按自己的来,越控制越难放松,当你放下控制时,只是让肌肉按自己的松紧程度舒展,就够了。做过瑜伽的估计都能体会到这种真正意义上的放松。对治凌乱的头脑,也是同一个道理,当你不去控制意念,只是允许它自由来去,你就不再受它控制,就能慢慢静下来。
为什么越是努力去控制,越是难以放松?越是失控的状态?我以为,当你去控制时,其实你并不能允许它本来的发展,控制往往是以一种相反的作用力,然而有多大的作用力就有多大的反作用力。我们总是想对治,想解决,为什么不顺势而为?为何不能任其自然?
情绪的郁结,往往就是我们不能让它自如流动,婴儿总是跟随自己的喜怒哀乐而大笑或许哭泣。而我们却常背负太多的制约而不敢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我说的真实表达,是在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前提下。你可以有一万种表达的方式,但请不要欺骗自己的心。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压抑跟欺瞒,会让你慢慢与自己隔绝,到那一天,你再也很难真实体会到自己的感受了。
如果当你很努力的控制也换不来秩序时,不妨试试放下你的控制,顺势而为,让能量自如流动,秩序也许就在平静中慢慢产生了。我不认为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是永远记得,你还有多一个选择。此路不通何不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