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11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教育脱贫攻坚五年规划,这是三个补“短板”规划中的重要一项,在规划中确定了推进教育脱贫的政策措施,宗旨在于帮助群众依靠知识技能摆脱贫困。
贫困问题与人力资本缺乏和贫困文化盛行密切相关,主要在于教育力量薄弱。由教育扶贫到教育脱贫,教育被赋予了更多的是责任和担当。然而,对于这一历史重任教育如何更好的承担,则是目前我们必须思考和探索的核心问题。
在系统脱贫中准确定位教育脱贫。
在系统贫困理论看来,贫困是诸多综合因素系统影响的结果,因为贫困区域系统内的能力机制、求变能力与资源基础之间,未能参与整个外部区域经济全面增长以及社会持久进步过程。教育可以直接作用于贫困人口的人力素质提升和贫困的消除,但也需要与贫困地区经济环境改善、公共服务建设、资源基础建设进行整体配合,实现作用效益的最大化。
在贫困的发生机制中找准教育脱贫的精准点。
从发生贫困的根源上入手,实现教育精准化脱贫。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区域性贫困形成的贫困恶性循环和静态平衡,因此,需打破平衡,找出教育脱贫的切入点,从而带动其他扶贫机制的运作。
由宏观出发,把握教育脱贫的顶层设计。
从扶贫对象切入创新教育脱贫的模式和资源。
传统的教育扶贫多从扶贫主体(如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着眼扶贫政策、措施,但是根据如今的研究结果,发现:扶贫对象需求缺乏察觉、缺乏针对性是扶贫措施难以准确投放的主要因素。因此要研究确定扶贫对象的现实需求,采用多元教育资源、形式和策略来对接需求,现在“学校+公司+基地+农户”、“定向农村职教办学与培养”、产教融合等等模式,都是教育对接需求的有益探索。
从教育内涵发展支撑教育脱贫的可持续。
“百年树人”不是争朝夕,教育脱贫同样也不能只着眼于一时一地的改变,更要为贫困地区的未来发展积累力量、培育能力。因此,一方面着力于软件实力建设,推进师资队伍质量,完善特岗教师计划,重点解决目前存在的医疗、社会、安全保障不够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老少边穷”地区教师工资待遇,落实教师流动机制,支持发展贫困地区教师专业,让他们“教得好”。另一方面要从脱贫功能实现角度思考贫困地区学校的内涵。学校不仅是教育机构,更要成为乡村的文化、卫生、体育建设中心。更是贫困地区的人才、知识、资源、文化的基地。
“没有读书声的村子丢了魂”,教育脱贫正是要重塑贫困地区发展之魂。惟有教育先行,才能让我们不止步于脱贫,更要朝着共同富裕的中国梦大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