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作者:[美]莫提默·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字数:24.5万
一、本书结构:
(一)阅读的目的
※ 阅读:不是为了知道,是为了理解、思考,不能做一个被动等待观点被植入的人,要做一个会思考的人。
※ 主动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带着问题和需要去读。什么问题呢:
①这本书的主题是什么?——3句话概括出来,每一本书都有一个论点,全书是怎样展开谈论这一论点的,对于获得整体、连贯的思维是有帮助的。
②这本书的具体关键议题是什么?怎么阐释的?——主体内容,这本书的精彩观点有哪些。
③这本书有道理么?讲理程度如何?——评价,这部分要调动自己已有的信息,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④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对你有何意义?——收获
光是知道这四个问题还不够。在阅读过程中,要记得去提出这些问题。要养成这样的习惯,才能成为一个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除此之外,还要知道如何精准、正确地回答问题。
※ 两种目的:你了解这本书所说的内容但是不得不读即为增加资讯,如报纸、杂志、文献,获取的不外乎一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与其他的事实有什么关联,有什么类似的情况,同类的差异在哪里等等;你不完全了解这本书的内容,书的水平高于你,阅读它可以增加理解,如少部分有价值的书和文章,就需要回答更深入的问题:
(二)阅读的层次
有四个层次,概述而言就是分为浅加工和深加工的,前两个层次属于浅加工,后两个是深加工。
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类似于小学生识字)
回答的问题是:这句话说了什么?
分为四个阶段:
①阅读准备阶段(学前教育):身体准备、认知准备、语言准备。
②识字(一年级教育):获得初级的读写能力。识字量在300-400左右,看懂简单的故事书,说出完整的句子,可以独立阅读一本故事书。
③词汇增长和课文运用阶段(四年级教育):获得功能性的读写能力。利用上下文掌握新词汇,在不同领域学会不同阅读法。
④阅读成熟阶段(小学毕业的教育):熟练之前的技巧,掌握观点的比较、应用和迁移。
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类似于做语文的阅读理解题,速读之后回答问题)
※ 回答的问题是:这本书在说什么?这本书包含哪几部分?这是哪一类的书——小说、历史,还是科学?
※ 两种类型:
1.系统略读:快速浏览,给予定位。
①看书名页、目录页、索引、书封来获取关键信息。
②从目录挑选几个和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③挑选自己喜欢的章节以及本书结尾处简单阅读。
2.粗浅阅读
把书读完一遍,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跳过。
举例: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经典作品《国富论》,如果你坚持要了解每一页的意义,才肯再往下读,那你一定读不了多少。在你努力去了解那些细微的重点时,就会错过斯密说得那么清楚的一些大原则:关于成本中包含的薪水、租金、利润与利息种种因素,市场在定价中的角色,垄断专卖的害处,自由贸易的理由等等。这样你在任何层次的阅读都不可能很好。
※ 阅读速度:灵活,有些部分是可以跳过的,忘掉逐字逐句逐页的习惯。如何提高速度呢?——开始可以进行指读,眼睛跟着手指移动。
※ 做笔记:目的是增加主动性。
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精读)
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认识一本书的架构
1.确定分类
2.看透骨架 三句话概括这本书的核心。作者想要干什么?
3.理清框架:部分是如何组织成整体的
公式——将内容大纲排列如下:(1)作者将全书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二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三部分谈的是别的事,第四部分则是另外的观点,第五部分又是另一些事。(2)第一个主要的部分又分成三个段落,第一段落为X,第二段落为Y,第三段落为Z。(3)在第一部分的第一阶段,作者有四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A,第二个重点是B,第三个重点是C,第四个重点是D等等。
4.找出问题 整本书想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具体化这个问题,有无主次?主次之间的顺序?
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
1.找出关键词 精准的理解它的含义
2.判断主旨 作者的观点什么,支持or反对
3.论述和论据 讨论部分,为什么言之有理,有理论还是有证据,因果是如何建立的
4.找出解答
① 一开始作者写这本书提出的问题解决了吗?哪些解决了?
②为了解决问题,他是否又提出了新问题?无论是新问题或旧问题,哪些是他知道自己还没有解决的?
第三阶段:评价一本书的规则
1.将知识上的不同意见看作是大体上可以解决的问题。
2.批评要具体: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证明作者不合逻辑;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不完整。
※ 辅助阅读
即为了阅读一本书而额外进行的其他阅读。辅助阅读是为了理解这本书阐述问题的全貌,要避免通过辅助阅读而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要避免拖延阅读的流畅性,离散了整体的感觉。
※ 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6大类
1、实用型
就是告诉如何行动的书,但是行动才会有效啊,光读没用的,它提供的一种可以应用在同类型特殊状况中的通用规则。
①这本书要谈什么?
②作者所建议的、达到目标的方法是什么?
③内容真实吗?那些有道理,那些没道理?
④与我何干?改变了我那些观点或行为
2、想象文学 (故事、戏剧、诗、小说)
三个不要:
①不要抗拒想象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阅读这种文学是一种意识的体验,体会作者带给我们的感受。
②不要寻找逻辑:想象文学注重言外之意,旨在给读者创造多元感受。
③不要寻找事实,小说是虚构的,但情感是真实的。
带着问题:
①这本书要谈什么?要能说出关于一个故事、戏剧或诗的情节大意,并要能广泛地包括故事或抒情诗中的动作与变化。
②内容的细节是什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能辨识剧中所有不同的角色,并用你自己的话重新叙述过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关键事件
③这像一个故事吗?这本书能满足你的心灵与理智吗?你欣赏这本书带来的美吗?理由是什么
④这本书对你的影响是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感受?书中的世界如何照进了现实的世界
一些建议:
①快读。拥有一个完整的体验,一气呵成,不要担心遗漏细节。
②史诗:荷马的《伊里亚特》与《奥德赛》,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但丁的《神曲》与弥尔顿的《失乐园》,作者说了,不会令人失望的,人类历史上就只有这五部,可见多难。
③戏剧:脑中导演一遍,可以大声朗读。
④抒情诗:不问理解,要一口气读完;然后大声重读一遍。如果读国外的,找好翻译本,不然味如嚼蜡。
3、历史书
带着问题:
①这本书的特定限定范围和主题是什么?
②作者是以怎样的方式来叙述历史的?是按照时间维度,还是事件性质?他所采取的模式是什么?沿着哪条道路进行研究的?大历史观小历史观
③本书真实性如何?要判断作者是否误用了材料,或者误解了史实。
④本书与我何关?借鉴历史,改良自己的行为。
一些建议:
①对你感兴趣的事件或时期,尽可能阅读一种以上的历史书。
②阅读历史时,不只要关心在过去某个时间、地点真正发生了什么事,还要读懂在任何时空之中,尤其是现在,人们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行动的原因。
如何看时事书 (新闻、报道、评论、预测)
①这个作者想要证明什么?
②他想要说服谁?面向的读者、观念接收者是谁?
③他具有的特殊知识是什么?作者假定的读者立场、水平是什么?
④他使用的特殊语言是什么?那些名词背后的含义是什么,真的能看懂新闻吗?
⑤他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吗?作者获取信息的来源可靠吗?他自己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吗?
⑥擦亮眼睛!
4、科学数学
两种:
①伟大的科学与数学的经典之作。
②现代科普著作。
科学的门槛提高了,今天哲学家也不再为专业的哲学家以外的读者写作,经济学家只写给经济学家看,甚至连历史学家都开始写专业的论著,人们只能去看科普书,但是科普写的有好有坏,事实是,坏的太多而好的稀少,真心希望每个学科都有一个人写出好的科普书来。那么门外汉为什么要读一个自己根本不了解的行业的书呢?这是一种责任,你注意到了这些伟大的科学家想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注意到问题的本身及问题的背景,就尽到了“知道”的责任。
5、哲学书
两种:
第一顺位的书,关于世界的基本问题,世界该往哪儿去
第二顺位的书,关于第一顺位问题中的知识,回答第一顺位问题时的思考模式
写作方式:
①哲学对话:柏拉图的《对话录》
②哲学论文:亚里士多德、康德
③回应异议的哲学风格:圣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大全》,辩论和讨论精神。
④哲学系统化:笛卡尔和斯宾诺莎,用数学的思想讲哲学。
⑤格言形式: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帕斯卡尔《沉思录》
读哲学书,想读懂,方法就是两个字:思考
6、社会科学
①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容是与人类社会相关的系统知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边界。
②搞懂一个主题,需要阅读不止一本书。(黄仁宇写万历十五年,短短17万字看了150本书作为参考)
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
在作主题阅读时,第一个要求就是知道: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来说,所牵涉的绝对不是一本书而已。第二个要求则是:要知道就总的来说,应该读的是哪些书?(例如想了解中国早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看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就还不够,还要看他同期写江村经济、生育制度等)
1、准备阶段:
①生成一份粗略的参考书目,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
②用检视阅读来筛选参考书目,对接下来想要研究的主题有个清晰的概念,确定主题范围。
2、五个步骤:
①找出相关的章节。把挑选出来的书整体检视阅读一遍,找到与主题关系最密切的章节,注意,是章节,不是某一本书。你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不是刷读书成就!
②提炼核心概念,不同的书中对同一个概念有不同的表述,要在你这里进行统一,并有助于解决你关心的问题。
③确定自己的主旨,具体化自己的问题,这些参考书的作者有没有提出相同的问题,他们如何回答的。问题通常从界定核心概念开始,然后这个现象是如何被发现或这个概念是如何表现出来的,最后是回答前面问题所产生的影响。
④界定议题。首先根据议题(赞成或反对)将各个作者持有的观点整理在议题之下;其次对复杂的议题,已经形成争论时,捋清前后关系。(典型的例子就是《上帝掷骰子吗》,对粒子和波的争论就是全书主线)
⑤分析讨论。在限定的主题范围内,按照某种顺序提出问题,并说明为什么是这种顺序;这些问题有哪些不同的答案,为什么合理,依据是什么。(类似于综述)
(三)阅读与心智成长
1、好书就是那些超出你能力水平的书,读完之后能增加你的理解能力,也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自己。
2、百分之九十九都对你的阅读技巧毫无帮助,剩下的百分之一是可以让你学习的书,学习如何阅读,如何生活。万分之一的书,是你读得再通,也不可能尽其究竟,因为你最初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这本书的层次就远超过你,现在你重读时仍然超过你,未来很可能也一直超过你。因为这是一本真正的好书——可以说是伟大的书——所以能适应不同层次的需要。
3、阅读最终获得是心智的发展。
二、于我何益
1、这本书告诉我,读书要主动去读。打开一本书是有目的,有需要,有疑惑需要被解答的,这样效果才能好,并不是为了完成某种阅读任务,满足内心的一种虚荣而怱怱略过,然后自我欺骗地在清单上打了一个勾,与其如此不如去看看电视,视觉获取的信息都会比这个多;
2、读书是有方法的。读书是一个精细加工信息并与原有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主动能动加上方法技巧,效率才会高。速读和精读都是读书的方法,要结合起来使用,从而改变了我从前逐字逐句逐页读的习惯。
3、要读有价值的书。书籍浩瀚如海,要读那些比我们能力高的书,获益才能最大化。购物尚且比价,读书也要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