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月考评卷的时候,发现了一张试卷的阅读理解和答案一模一样,连标点符号都不错。我的直觉是试卷的主人x一定考场上百度了答案。
课下,我找到了他,问他情况。他一本正经地说:“以前做过这道阅读理解题,还有印象。”
“有这个可能。但是,答案不可能一字不差。说实话吧。”我说。
“我是抄的资料书。”他说。这家伙像是中央戏精学院毕业的,脑子转的很快。
“那好,把资料书拿过来吧,我看看在哪本书上。”我步步紧逼。“你没说实话。”
他看瞒不下去了,低了头说:“老师,我考试那天带了手机,用手机搜了答案。”
我等的就是这句话,他终于说了。
“手机呢,拿给我吧。”
他从兜里摸出手机,极不情愿地把它放进了我的手里。
叮铃铃,上课铃响起。我说:“先去上课吧,咱先说到这里。”
二
午饭后来到学校,办公室里的老师告诉我,刚才有学生x来找我,不知道什么事。
正说着呢,他就过来了。他说,手机不是自己的,是一个同学的,他不上学了,今天来拿手机,下午就出去打工了。
我说:“那就让他来吧。”我倒想看看他想演一出什么戏。
进来的是刚刚辍学的八年级男生Y。他说手机是他借给x的,今天来拿,买好了票,要出去打工了。说着就要让我看他的车票。我知道,他这是障眼法,想转移我的注意力。我能有那么好骗?!
“你的手机什么时候买的?什么牌子的?多少钱?”
他说:“上个月,是oppo的吧。我也忘了。”他搔了搔头皮说。
“什么牌子你能忘?!好吧,你的手机什么颜色的?”我问。
……
“说实话吧。”我说。
y见实在没办法隐瞒,就把实情一五一十告诉我了。孩子还是很诚实的。手机是x的,新买的。是x叫他来帮忙问老师要手机。
事情真相大白。
我说:“你可以回去了。”
再问x,他说手机是他的,他妈给他钱,才买的新机。看来,让他说实话好难。
七年级的时候听他的班主任说,他父亲管教他很严,难道会专门给他配一部手机玩?不可能!
不行,我得给他的家长联系。让他家长来一趟学校。
联系了他的父亲,他父亲说“我们从未给他买手机,我想手机是他从家里拿钱买的。因为我们卖菜的钱都在钱包里,他有机会拿到。”
我说,了解清楚情况再说吧,别冤枉了孩子。
下午,他父亲来接他回家。
果然如此,如他父亲猜测。手机是他偷拿家里的钱买的。知子莫若父啊!
在家反思了一个周,他回校了。回校后,我又和他谈了一次,劝他知错就改。
通过他父亲,才了解孩子的情况。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比较娇纵。到初中时爷爷奶奶管不了了,学都上不成了,从xx学校退学了。父母不得不从外地回来管教他。暑假开学后,转到我们学校重新上初一。
这一年多,有了父母的监管,他进步了许多。没想到又发生这样的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能够改正,还是好孩子。成长就是犯错、改正错误的过程。
三
两个周无风无波。
第三周的周一早自习,x玩手机,被英语老师收去。
下课后,他的同桌找到英语老师,说手机是自己的。
多次强调不要将手机带到学校,这俩孩子知错犯错,真不争气。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事,还在后面。
晚上熄灯后,x的同桌z在被窝里玩手机,被生活老师收走。
很让人疑惑:z的手机不是被英语老师收去了吗?怎么玩的?
第二天早上,找z谈话,问他手机是谁的,他死活不说。叫来了家长,在家长的威逼利诱之下,才说出事实的真相:手机是x的!因为x早上玩z的手机,被英语老师收走。于是x就从家里拿来自己的手机让z玩。果然如此,收到的手机与我上次收的x的手机一模一样。
这些孩子,都是怎么想的!他们的生活除了手机还有别的吗?!
我马上联系了x的家长,责怪她没有吸取上次的教训,对孩子严加管教。
他妈妈也很疑惑,说:“他没有手机啊,上次的事,他爸用皮带抽的他,他的手机也被他爸摔得粉碎,不能用了。”
我意识到事情更加严重了。我对他妈妈说:“你来学校一趟吧。”
到校后,给她看了x的手机,她说,不是摔的那个,可能是他又新买的。这孩子,真是让人无语了。
正好周五,我让她回家了解情况,再给我回电话。
又不幸言中!手机是他因偷拿钱买手机被父亲抽打后,再一次偷拿家里的钱买的!这孩子胆子真肥!
又犯同样的错误。再一次与家长配合,批评教育。扣留手机一个学期,放暑假后再归还。
经过这一手机风波,这一个学期,x算平安无事,让人省心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