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几乎每个双休日都预报有雨,这样的直接后果,就造成了周末例行骑的队员出现观望,毕竟雨天骑行,湿身的概率很大。
我就是这其中的观望者之一,好长时间了,都没敢随队骑行。
但队长“虎虎生威”仍在发贴,老虎队每个周六骑行的队友依旧不少,他们都是热爱骑行的铁杆粉丝,他们不怕雨,他们可能还特享受雨中骑行这个过程。
难得这个周六天气预报没雨,全天多云,中午最高气温才31度,昨晚一整夜雨还在滴答,今天早上果然停了,真是骑行的好天气。
今天2021年7月3日,周六,老虎队骑行药山。药山是个山,准确的说是个丘陵,药山也是个村,位于均川镇西北约九公里处,隶属随州市随县均川镇。
先插一句题外话,免得后面说忘了。每次发了记录骑行的文章,都有读者留言或私信我,表达想随队骑行的愿望,问联系方式及骑行事宜。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居住在随州城区,只要你喜欢骑行和锻炼,只要你有一辆单车,每个周六的早晨七点以前,你骑着单车到白云湖大坝三桥北头,就可以看到庞大的骑行队伍,加入便是。没准,里面有你早就认识的人呢。
再说今天的骑行。今天的骑行路线是一桥头一安居(过早)一安南山一药山一均川(桥头餐馆A餐)。休息后返回城区,全程约65公里。
来说说药山。
药山地处均川、安居、环潭三镇交界处,原行政区划曾是药山公社、药山管理区,现为药山村,为原药山、红安和匡家冲三村合并而来。药山历史久远,过去曾是连接大洪山的一条文化古道和商贸通道。
药山地势显要、风光旖旎,因中药材甚多,故名药山。还有一种说法,相传神农当年在此山采药,一不小心摔倒,所采之药全部泼出,顺山而下,故名药山。又传,神农从神农架采回药,一时用不完,就将所采之药种植在这里慢慢使用,久之,故名药山。
早上7时,38人的骑行队伍,从美轮美奂的㵐水一桥出发,沿涢水向西,往安居方向,这条干线是346国道,在宽阔平坦的道路上骑行十几公里便到了安居老街,休息,没有过早队员的抓紧过早。老街有“九街十八巷”,是随州一带保存最为完好的古街巷之一,街上的房屋多为明清时期的土木建筑,历经百年风雨,虽有少量垮塌,多半保持原貌......(关于安居古镇,我曾在2019年5月11日的平台上,以《安居古镇,在沧桑中无言地诉说》中详细描述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
一些没有来过安居老街的队友开始寻去老街转悠,自然少不了拍照,只是老街上少有行人,住户己经不多,但十字路口的古建门前,摆摊做生意的依然热闹,门面上最多的招牌是安居的特色主打菜安居羊杂和安居豆皮,可惜现在正值夏天,不是天冷吃羊肉吃豆皮的时候。
过完早参观完古镇继续向前,过涢水就是安南山。安居到药山,这条支线是060乡道。
随州到安居、药山一带,河流纵横,土地肥沃,山川秀美,适宜人类生存,具备炎帝神农始祖部落生存居住和文明诞生的条件。药山山脉位于大洪山脉的东部,既与大洪山相呼应,又自成一体。有独立水系,称“药水”,是涢水上游的一段支流之一,经安居镇西南,和溠水同入涢水,汇滠水入长江。
药山与神农故里厉山山水相连,与神农西行采药路线一脉相承,足以印证药山曾为神农采药或植药的足迹所至。中药起源于神农时代,神农尝百草,“口尝而身试”,疗民疾、“神农和药济人”造福人类,正是炎帝神农在药山所创造的不朽功绩之所在。
药山现在依然还有种药的传统。药山村附近的乡道边,骑友们发现了人工种植的大片瓜蒌。瓜蒌是一种中药,有清热润肠止咳消肿的功效。这些还未成熟的瓜蒌,一个个垂在瓜架下,拳头大小,绿油油的,形似小号的西瓜,很讨喜,骑友们纷纷进到瓜架下面去拍照。
药山的乡道两旁,种植最多的还是稻子,绿油油的,片片相连;玉米一人多高了,花生、芝麻之类的农作物长势茁壮,满目青郁。
现在的药山村,曾经的药山公社早己不复往日的喧闹。三叉路口,一个小商店,一个修理厂,几排不同年代的房屋无精打采地座落着,几个老人坐在门前乘凉,好奇地看着我们这些远来的骑行者......上个世纪修建的粮管所和颇具规模的粮仓斑驳陆离,已经变成了香菇袋料加工厂,旁边的办公室成了民房,门前的空地辟成了菜畦,瓜架上,绿油油的黄瓜和丝瓜长的正旺。
上午10点左右,队伍已经骑到了均水边,均川到了。均川桥头的“万福渔村”,是今天中午A餐的饭店。
骑行是快乐的。快乐的组成是骑行途中四季变换的风景、手机镜头里的笑靥如花、沿途所遇的开心趣事、乡村餐桌上的农家美食,当然,还有那些在时空变幻里的古镇村落,于岁月沧桑中沉淀的历史底蕴让我们思考......
每次的骑行记,说不完的是太多太多的点点滴滴,好在,有大家手机记录的瞬间,就让这些图片来填充我们这次骑行的细节吧。我们看到的,但愿都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