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生菜鸟的日常(2)后山小湖
“他都过来了,真的不需要我介绍你们认识认识?”
“不需要!”我有些不耐烦了。
杜羽不顾我愿意不愿意,嬉皮笑脸地将那男生拉到我面前,说:“来来来,阿逸,我给你介绍一下。”
虽然满心不乐意,但到了这一刻,别人都已经站在你面前了,我尽量做出了温和礼貌的样子,等着简单说一声“师兄好”,可那个人只是淡淡的看了我一眼,兴致缺缺地应付了杜羽的热心,说:“下次吧,快点走,所有人都等着你呢!”
“那诺诺,我再联系你,拜拜了师弟师妹们。”杜羽跟我们道别完便小跑追上那个男生,离开了我们的视线。
一位不速之客的到来和离开只在瞬间,虽然杜羽走了,但此时那刚认识的四位同学的目光全都聚集在我身上,如果这是子弹,我想我身上已经不知四个窟窿,我不禁战战兢兢地问了句:“大家这是怎么了?”
我却怎么也没想到接下来会迎接一轮快问快答。
“你们认识?”韦帅盯着我问。
我说:“瞎子都能看出来他认识我。”
大家都愣了一下。
“他是谁?”张蕙宁问。
我答:“一个二百五。”
“哪个系的?”
“不知道。”
“有没有女朋友?”张蕙宁接着问。
我不屑,“整天换,算有还是没有?”
大家又愣了一下。
“你们什么关系?”李季问。
我指了指他和张蕙宁,答:“跟你们一样,同乡。”
这次,他们面面相觑,韦帅干脆不问了,直接下结论,“骗鬼去,我看是关系匪浅。”
“真的没什么,我们俩就是从小认识的老乡。”我心虚地否认,尴尬地干笑着。
我这一笑不言而喻,大家都一起哄堂大笑了,至此,问答结束。
饭后,与李季和韦帅分手后,我们三个女生却不大想这么早回宿舍,于是临时起意,决定乘着夏风漫步校园一圈。可走出食堂后,看着在我们面前的两条校道和一条横穿图书馆的小路,突然就不知道要走哪条路了。犹豫不决时,我提议用最老土的方法决定——剪刀石头布。
我说:“我代表左,悠悠代表右,蕙宁赢了就走小路。”
大家一致通过,十分钟以后,我们终于走在了通往后山湖景的校道上,图书馆就在我们的身后。又走了十几分钟,我们终于走到了湖边,但眼前黑漆漆一片让我们都失望了,此时的湖景就连我们站的地方都还没有开灯,我看了看表,不肯定地说道:“是因为刚好卡在‘天黑以后,开灯之前’吗?”
三十分钟后,我肯定了我的猜测,这个湖的开灯时间是晚上八点整。
此时此刻,我们仨只能摸黑走最安全的路,不敢走小桥,只能沿着边上的小道走。差不多走到湖边的大草地时,张蕙宁看向湖面,突然想起了什么,兴奋地拉着我的手,说:“就是这个地方了。”
我不明所以,她又接着说:“你肯定还没上过学校论坛吧?我前几天翻论坛的时候看见了上一届的联谊活动的照片,里边的背景就是这里。”
“联谊?”我和刘悠悠异口同声问。
张蕙宁满脸期待地点点头,说:“这是咱们学校的传统,每届大一新生都会在开学不久与直系的大二学生共同举办一次联谊活动,这是咱们互相认识的机会,特别是有意向进学生会的人,都会借此机会结识师兄师姐的。对了,你们想进学生会吗?”
对于张蕙宁的跳跃性思维,我总是有些适应不良,不过我倒是很喜欢她的性格,她是个外省来的姑娘,活泼单纯,性格直爽,话多却不显得呱噪。
我笑着问:“是指校里的还是系里的?”
“校学生会太难进了,系里的我还有点信心。”刘悠悠是本市人,一个很实在的姑娘,这话确实是她的风格。
“君诺,你呢?”张蕙宁问我。
我摇摇头,但我没说出口的是:我都不想干。
我这话似乎很对张蕙宁的胃口,她接话:“我也是,学生会的干事就是替学生干活的人,我宁愿把时间放在社团里玩。”然后自顾自地说了一大堆她要进社团的理由和对社团活动的臆想。
我们一边向前走着,突然就,从我们站着的地方开始,围着湖边的等一盏接着一盏亮了起来,然后是小桥上的灯也亮了,从我们这个角度看,仿佛是在我们这里有一把火,只是一瞬,眼前一亮。
“哇,好漂亮!”我感叹道。
现正值夏末,盛开的花还未全凋,在昏黄的华灯之下,湖水模糊地映出了岸上的绿荫,而在这其中点缀的红花隐于叶隙间,乍眼一看,只觉得像是一个羞答答的姑娘在偷偷跟着水中的公子,夜风微微吹过,暖和中带点暧昧,让整个空气都更加粘稠了。
“这里叫情人湖。”张蕙宁不知何时已经跑在我们前面了,她在树下发现了一块牌子,招手叫我们过去。
我抬头仰望,这里红花绿叶,白天是定是蓝天绿茵,跟情人湖这个名字可真般配。
张蕙宁无视了我和刘悠悠的存在,独自陶醉地幻想着未来的某一天,“如果有一天,我牵着他的手在这里漫步,那该有多浪漫啊!”
我和刘悠悠都懒得理他了,连白眼都懒得翻了,我们对视一眼,齐声揶揄道:“你是有多想谈恋爱啊?”
“很想很想。你们不知道,我故意跑到外地来念书,就是为了远离我妈的魔掌,没人管多自在啊!”张蕙宁越说越兴奋了,开始晃头晃脑地跟我们说着对未来的期待。
张蕙宁见我们对此都不感兴趣,不可置信地眨着大眼睛看我们,问:“难道你们就没有想过?”
我原本还真是一点也不期待,尤其是想起两年前的某一天,我没有半点这心思,可听着张蕙宁满是期待的描述,我不禁又有了一丝期待,不知道我接下来的生活又将是怎样的,是比以前更丰富呢,还是更单调呢?这个答案当时的我还不知道,但我知道我过的肯定不是宿舍课室图书馆的标准好学生的三点一线生活。
我们在回宿舍的路上说了对班里同学的猜测,说了对任课老师的猜想,说了对校内活动的预测,说了四年后的我们,会是怎样的。这才发现,原来学生的生活如此简单,考试学分、考察实践、竞聘学生会、争取奖学金、参加文娱活动,最后顺便一谈场恋爱。
想到这里,我不由自嘲一笑,暗骂自己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而事实上,想多了也无补于事,两天之后,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被一系列只属于新生的日常安排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