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和两个朋友约着小聚一下,坐标新中关。 那天白天下了雨,本想改期再约,后来天气放晴,我们三个便如约前往。没想到,路上又开始飘雨。
三人见面后,照例选择一家人少的餐馆,坐定,点餐,开聊。我这才知道,一位朋友本是得了风寒,身体不适,但想到大家各自忙碌,约起来不容易,还是带病前来。
另一个朋友,前阵本是约了一次,但因为当天暴雨,我们就临时取消了见面。这一次下雨,也没能阻止我们见面的脚步,想想也觉得十分难得。
前一阵,一篇名为《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文中提到,“在北京,交换过名片就算认识;一年能打几个电话就算至交;如果还有人愿意从城东跑到城西,和你吃一顿不谈事的饭,就可以说是生死之交了;至于那些天天见面,天天聚在一起吃午饭的,只能是同事。”
仔细想想,还真是。想想那些曾经朝夕相处的同学,一毕业就各自消失在人海。北京明明巴掌大的地方,彼此却从此再也没见过,仿佛根本就没在同一个城市里生活一样。有些曾经关系极好,互帮互助的伙伴,甚至连自己也算不清有几年没见过了。
这样算来,这大雨的天气,还匆匆赶来与我相见的朋友,就是我的生死之交了。他们就是我值得珍惜一生的朋友。
我不由得盘点了一下最近相见的“生死之交”:
大概一个月前,在石景山万达广场,见到了一位前同事。虽然我们做同事的时间并不长,但我们心性相投,只是她工作太忙,想约一次并不容易。
前一阵,和读书群的四个朋友约在崇文门,小聚了一下。大家离崇文门都不近,不仅有人远在亦庄,还有人远在天津。小聚后,大家各自散去。天津的同学也匆匆去赶高铁。她不知道,当时我有多担心,怕她赶不上高铁,会耽误第二天的上班,还好她成功赶上车了。
前几天,搜狐媒体大厦,我参加吴晓波频道的成长日活动。不仅活动前期得到了亲友团的大力支持,活动当天还有两个好朋友来到现场,为我加油打气。那天本想请她们吃饭,结果变成了我是被请客的那一个。一位朋友知道我皈依佛教,还特意带了一本我师父写的书送给我,让我无比感动。
说到这里,又觉得无比歉疚。由于我报名了中科院心理所的在职研究生,要在周末听两年的课,所以空闲时间非常少。好几个朋友都想约着聚一聚,却一直没有时间。真心抱歉了。
其实,北京很大,大到有些人分开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北京也很小,关系要好的朋友自然会约着见面。这种见面无关名利,不谈事情,只为友谊。
感恩所有跨越北京城,和我见面的生死之交。这一生,有幸和你们同行,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