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的新闻,最近都不怎么消停。先是有执法民警过肩摔怀抱小孩的妇女,又有榆林产妇跳楼的罗生门,就连娱乐圈的老干部靳东人设又一次的陷入崩塌的境地。网民们热情高涨,互相激辩,乐此不疲于站队游戏。
每一次关于新闻事件的论战,网友的评论都着实刷新了一遍自己的三观。在大是大非面前,舆论的力量紧绷着我们的神经。每一次的事件的背后影射的问题,往往都会在一段时间带给我们一种恐慌的情绪,你看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8月22日,有网友爆料称,在北戴河——天津的高铁上,一位不足一周岁的宝宝不停哭闹,有一男乘客忍受不了,回头怒视多次,最后终于忍不住说了句:能不能安静点,我们都很累。结果就被婴儿爸爸直接矿泉水砸在了头上。然后还有人指责这个男乘客“和婴儿一般见识”,不是汉子。
对于这样事情上新闻,我表示很无奈。因为这件事上分个谁对谁错本就是一件非常不公平的事情。如果这个父亲没有把矿泉水砸到男乘客身上,也就不会有了网友的热议成为焦点。相反,如果这个父亲能在婴儿哭闹的这段时间里有所积极的举动,没有放任他哭泣,或者顺利让他停止哭闹,及时向周围的人表示歉意的话,相信男乘客反而不好意思去质问他们什么。显然的是,事与愿违。男乘客多次的暗示,他们没有理解,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了,一句提醒,在男乘客看来是善意的,在这位父亲的眼里却是挑衅,甚至也没有得到同车人的肯定。
人人都有情绪,也有表达情绪的诉求。这一位男乘客或许昨夜通宵改计划,为了工作烦恼伤神,而那一位父亲可能因为孩子的出生已经整整一年都没有睡过整夜觉了。当我们高举着素质这面照妖镜的时候,我们也忘了我们的容忍度也是得体的修养。
对于大多数为人父母者太了解婴儿哭闹不止时的崩溃,在公共场合那些善良体贴的人还会报以同情的目光、甚至会帮你逗弄安抚婴儿,这一刻人心都会是温暖的。因为在手忙脚乱的时候,你在公共场合面对这么多人注目,你的情绪也是十分尴尬的。初为人父母时的慌张,谁都会有深刻的体验。但凡做了父母的人,很多时候并不愿意听到别人指责的话语,所有的指责总结成一句不过就是“你是怎么做父母的”。这样赤裸裸的评价杀伤力是极强的,对于包容力强的人,还能得体地不论长短,但对于血气方刚的人来说,总有一言不合要用拳头说话的时候。
那么男乘客真的是跟小孩子计较么?他是在跟这位孩子的父母对峙,他责怪这对父母的无力,影响了他安静的权利。也许对于很多心生抱怨的人来说,他们想的是我的孩子一定不会这么没有家教。所以会有那么多人把孩子视为麻烦,是因为我们对于孩子的包容力比想象中的要小很多。我们把孩子成人化是最让人不寒而栗的。我们习惯于包容孩子,却没有办法包容没有教养的家长。
那些自诩宽以待人、注重素养的键盘侠,在公共场合遇到类似熊孩子似哭闹,紧皱眉头,心生怒意,嗔怪熊孩子的父母必定是榜样的力量,更有甚者也会无关痛痒地说一些能生不会教就别养的言论。多少人被这样全民指责的情绪所感染,恐婚恐育,那些为人父母的人,生怕自己的孩子成为反面案例,苦口婆心,早早将孩子伪装成最乖巧得体的小大人。因为很多父母都在焦虑,你不去教育孩子,别人会替你来教育的社会共识。
你看,在善意满满的世界里,也有很多的恶意向你涌来。你气势汹汹横眉冷对的时候你就输了。以柔克刚从来都是一把利器,别人总在乎你的姿态,期待你摆低到尘埃里。如果任由情绪带你驰骋的时候,别人只会被你感染,只想一较高下。所以,能说话的时候尽量别动手,能离开的时候尽量别说话,不要让情绪左右你的判断与行动。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讲利弊。
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处变不惊的人,他们不动声色地得体着。因为当我们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改变的痛苦与矛盾,再一次遇到的时候,我们就能完全从容不迫、波澜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