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中兴
新朝倒台后,汉室宗亲刘秀的军队从众多起义军中脱颖而出,纵横捭阖,统一中原,于公元25年于洛阳称帝,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开国君主光武帝。
刘秀称帝,此时四方依然是诸侯林立,大的政权就有十来个,他任用岑彭、吴汉等大将南征西讨,又花了十来年时间才统一了中国,真正恢复了汉家天下,后世称为“光武中兴”。
云台二十八将
公元60年,汉明帝刘庄(刘秀的继任者)命人画了光武时代二十八位功臣的画像,挂在洛阳南宫云台阁予以追思和纪念,称为云台二十八将。
云台二十八将,他们是跟随刘秀麾下,在统一天下、重兴汉室江山、建立东汉政权过程中立功最多、能力最强的二十八位志能之士。范晔《后汉书》为二十八将立传,称他们“咸能感会风云,奋其智勇,称为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其中功劳最大的几位是邓禹、吴汉、岑彭、冯异,贾复、耿弇(yǎn)、马武等。
后人喜欢传说附会,把这些将领与神话传说中天庭二十八星宿名称相对应,这就是“云台二十八星宿”,东南西北各七星。
东汉二百年间名将辈出,不仅仅是这二十八位。
伏波将军
我们逐一检视云台二十八将名单,会发现居然没有功劳很大,至少应该排进前十名的一位大将:伏波将军新息侯马援。这是为什么?
马援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后代,赵奢功劳大被赐号“马服君”,后代改为姓马。
马援在光武帝刘秀称帝后,为后续的统一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先后带兵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平定南岭,六十二岁还征战沙场,留下了“老当益壮、马革裹尸”两个成语,这是老将军一生的写照。
马援之女嫁给了光武帝的太子刘庄(后来的汉明帝),女儿后来被封为皇后。明帝为了避嫌,才没有将马援列入二十八将的名单。
窦固西征
东汉初期,匈奴实力恢复后又开始在边地骚扰。当时光武帝主要致力于统一战争,对匈奴采取了防守为主的措施。到汉明帝时期,天下安定,明帝想要效仿汉武帝的策略,并恢复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公元73年开始向西北匈奴大规模用兵。
窦固早年在西边多次击败过西羌,有带兵经验,他被任命为讨伐匈奴四路大军其中一路的将军。窦固和副将耿忠西出酒泉,抵达新疆天山,进攻北匈奴呼衍王,斩杀一千余人,又追击到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夺取伊吾卢城,胜利后留下将士开荒屯守。匈奴闻风北逃。
窦宪刻石燕然
窦宪初为郎,后任侍中、虎贲中郎将,与窦固同是窦氏宗族,是窦固的孙辈。
公元89年,汉和帝派车骑将军窦宪,带领执金吾耿秉出朔方,联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兵马三万人,大败北匈奴于稽洛山,歼敌一万三千,俘虏二十余万。窦宪率兵出塞3000余里,登上燕然山(今蒙古境内杭爱山),刻石记功,史称“燕然勒石”。
从此,北匈奴主力被彻底歼灭。其残部西向进入欧洲,从而影响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投笔从戎的班超
一门四班:班彪是史学家,续写了司马迁的《史记》共有六十五篇,他加上儿子班固、班超、女儿班昭称为“东汉四班”。班固继承父志,完成了《汉书》大部分,剩余部分由妹妹班昭补充完成。那么班超有什么贡献呢?
班超从小深受书香门第的熏陶,学识很高。年轻时他长途跋涉面见汉明帝,为哥哥洗清被诬告的罪名,使班固能继续写作。但班超不满足于做一个读书人,他向往更大的舞台。他毅然投笔从戎,跟随将军窦固北征匈奴,在军中担任司马。
班超像西汉的张骞一样完成了出使西域的壮举,再次打通了去西域的通道。班超留在西域三十年,全力经营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外交关系,使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奴役,还派使者甘英出使到欧洲的罗马。他的贡献是保证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畅通。
在西域,班超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展示,他带领少量军队,多次抵抗匈奴的袭击,平定西域部分国家的叛乱,稳定了西域的形势。
后世效仿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青史留名。实际上这是汉明帝对前代的仿效。
公元前51年,西汉汉宣帝(汉武帝曾孙)因对匈奴作战胜利,回忆往昔辅佐有功之臣,让人画了西汉十一名功臣图像陈列于麒麟阁以示纪念和褒扬,首位就是辅政大司马霍光。麒麟阁位于长安未央宫中,因汉武帝元狩年间打猎获得麒麟而命名。
后世到了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不忘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画家阎立本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悬挂在凌烟阁内,就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画像均面北而立,与真人无异。太宗时常前往怀旧,提醒自己和左右臣僚勿忘创业艰难。其中有人们熟悉的魏征、房玄龄、尉迟恭、秦琼等。
“功成画麟阁”,对于古代文武官员来说,这是非常荣耀的事情。
更多历史文章,请持续关注公众号“云竹文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