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青春不迷茫?牛逼的人不迷茫。”
到底从哪天开始的,迷茫成了一个时髦的词了?
尤其是大学生。
大一的时候,不喜欢这个学校,我很迷茫。
大二的时候,不喜欢这个专业,我很迷茫。
大三的时候,换专业来不及了,我很迷茫。
大四的时候,不知道找什么工作,我很迷茫。
流行的说法是,谁的青春不迷茫。
我告诉你谁的青春不迷茫,牛逼的人不迷茫。
因为他们很早就明白自己要什么,然后义无反顾去执行了。
因为人家把你浪费在迷茫上的时间,拿去全力以赴地努力了。
而你,没有全身心去投入一件事,做每一件事都患得患失,生怕付出了没有回报,于是,你花了好几年来迷茫,以及炫耀自己的迷茫。
恕我直言,特么你迷茫你还好意思了,你还了不起了?
迷茫只是你不努力、不上进、不坚定的借口。
01
我曾经面试过很多自称迷茫的人。
有一个女生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她几乎全程哭着讲自己的经历,特别委屈。
她高考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听父母的话学了法律,大一就发现自己不喜欢这个专业,她就不想认真学习,所以成绩一直不好。
中途想换别的系,想着只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就会努力了。
打听了一下换专业特别难,有很多限制,一时半会根本不可能,就放弃了。
到了大四,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很难找到像样的工作。她成绩没啥亮点,律师事务所又都想找有经验的,她觉得他们挺势利的。
后来她去了一家事务所,干了半年多,发现自己只能打杂,学不到东西,就辞职了。
看到我的编剧招聘启事,觉得有点希望了,因为她从小到大都很喜欢看电视,想来试试,不过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做好。
她觉得特别迷茫,看不到方向……
我只问了她一个问题,你觉得你可以做编剧,那你做了什么相关准备?
她更懵逼了,说,我就是不知道从何做起。
我说,那你知道世界上有百度和知乎吗。知乎有很多编剧大神专门分享经验。至少你应该先去买几本编剧书,了解一下入门知识吧?
这个女生简直就是迷茫界的典范。
其实我很想问那个女生:
第一,你是真的不喜欢你的专业,还是不喜欢努力?我们常常会把不擅长伪装为不喜欢,把挫败感伪装为厌恶感。我们不是不喜欢这个专业,我们只是不喜欢不好的结果,于是,我们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第二,好,就算你确定了自己不喜欢,那你为什么换专业,打听了一下就放弃了?还有比这更急于求成的吗?
第三,你找不到好的工作,这不是活该吗?人家要有经验的,要成绩好,这不是很公平吗?
第四,你觉得打杂学不到东西就辞职了?别说打杂了,打扫厕所都能学到东西,你学不到,是因为你不想学。谁的职业生涯不是从打杂开始的?再说了,你屁都不会,你还不肯打杂?
其实,你不是迷茫,你只是浮躁,你只是急于求成,你只是不愿意踏踏实实去努力。
02
其实常见的迷茫有两种。
一种是大学生找工作的时候,很迷茫——其实这是为他大学四年不努力买单;
另一种是工作了好几年,觉得不喜欢这份工作,但又不知道去哪,很迷茫——其实这是为他工作几年不努力而买单。
三年前,朋友邀请我去他们报社做一场讲座,现场有很多人提问。
有的人就着我的讲座内容,问了很多专业上的问题,比如:如何把一个枯燥的新闻写得更具可读性?
有的人问的是人生方向上的问题,比如:纸媒一直在没落,我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我现在离成功很远,怎么才能成功?
讲座之后,我和朋友去吃饭,她跟我说,你知道吗,所有问你专业问题的人,都是我们报社的业务骨干,因为他们还想在业务上有更大的进步;而问你人生方向上的问题的,显得特别迷茫的,全是平常特别懒散、应付工作的,一篇文章几十个错字,采访一个人名字一定会写错……都是报社很想炒掉的人。
对于这些人,他们最该做的,不是问将来要干什么,而是做好手头每件事。
连基本的职业道德都没有,基本的专业能力都不具备,谈什么成功?谈什么人生方向?
其实,这几年我发现了很好玩的现象:
那些浪费时间的人反而把时间看得特别宝贵。最直观的就是很多人看书或者看片,找书和找片的时间比看书和看片的时间还长,生怕自己看错书了,看错片了,浪费时间,然而他们省下来的时间也不会干正事。
那些懒癌晚期的人把自己的努力看得特别宝贵。懒癌的人往往会说,老子不是不想努力,老子是不屑于努力,他们把努力当成自己的杀手锏,藏得特别深,生怕一亮出来,把世人都吓坏了。说实话,他们只是一种逃避,怕的是努力了也做不好,脸就丢大了,没有退路了。
那些纠结的人反而把自己的选择看得特别宝贵。要做一个选择之前,要纠结很久,很久,很久……经常听说一些人打算跳槽、打算辞职、打算创业,三年后再见他们,他们还赖在那个他口中“狗日的公司”。他们特别怕犯错,特别怕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特别怕新的选择没有现在的好。
03
那些专业人士,都没有时间纠结,没有时间迷茫。
比如我。
又到了一天一度自夸的时间了。
我就是那种从小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人,高考填志愿,全是中文系,不管旁人说学经济有多赚钱,我当他们在放屁;
大二的时候就想清楚自己要当记者,然后开始去各个报社实习;
研究生期间,确定想去南方系工作,当时校招面试失败了,厚着脸皮去实习,凭实习表现留下来了,之后12年没换过工作;
前年开始确定了自己喜欢当编剧,我一分钟都没有犹豫过,我那么老了重新去学习另一个领域,是不是不行?我觉得喜欢就去学,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
去年9月,我开公号,所有人都觉得公号红利期都过了,我想说,不试试怎么知道?然后我就吭哧吭哧地写,然后我就红了。
其实老实说,我以前从没觉得这些有什么奇怪的,这不是最正常的思维方式吗?
我想对那些迷茫的人说,不要站在原地,动起来,哪怕是去试错。
把你的纠结变成行动吧。
你说不喜欢当下的事,你喜欢另外一件事,那你愿不愿意给这件事情五年?在这五年里,付出至少1万小时的努力,你一定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
别扯什么来不及。
有些人,比如美国一个家庭主妇,40多岁开始健身,到60多岁,回到了20多岁的样子;
有些人,比如梵高奶奶,70多岁才开始画画,几年之后开画展。
所以啊,你真的不是迷茫,你只是喜欢钱多活少离家近。
你羡慕那些成功的人无限风光,你却不想走他们走过的路,因为那条路特么太难了。
你输在总是选择那条容易走的路。
这就是我永远喜欢那些坚定的人、义无反顾的人、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的原因。
就像下面视频里的三个人,他们没有一个人走的是容易的路,但是坚持、执着,不计得失,不忘初心。
在这个快的时代,他们慢得下来。
一个藏戏演员,坚持一场没有舞台的演出;
一个支教老师,战胜高原反应在付出里收获;
一个科研人员,在偏僻的高原,克服孤独,坚持三年去培育一颗很难生长的种子。
连我的抖S助理都看哭了。
我也哭了,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去种出来的东西,居然不能吃,太伤心了。
这是相宜本草的诚意之作。
他们花了这么大的心血和精力去拍一部公益微电影,吃力不讨好,就是想倡导一种“慢下来,用心坚持,走你真正想走的路”的精神。
当然,还顺便倡导了下要爱护大自然的花花草草。
相宜本草这个品牌,能够在浮躁的社会中专注于公益,值得我们尊重,也值得我们花几分钟,看完片子。
很多人输在总是选择那条容易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