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感悟1-3
0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道”,能说出来的,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名,能叫出来的,它就不是永恒的名。“无名”是天地的原始;“有名”是万物的根本。所以,经常从无形象处认识“道”的微妙,经常从有形象处来认识万物的终极。这两者讲的是一回事,而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可以说是深远的,极远极深,是一切微妙的总门。
感悟:领悟到“道”,心胸宽阔可装下整个宇宙,没有什么能限制自己,没有什么不能接受。领悟到“名”的源头,就知道我们所有的语言文字都仅仅是名而以,它们并不能恒定不变的说明什么,当我们认为桌子就是桌子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就被桌子固定了;我们认为我就是我的时候,我们就自私自利了,看到什么想要的就想占为我有,想方设法,甚至不折手段占为我有,所有的痛苦就因“我”而产生了。而如果我们能领悟到名“我”之外的存在,领悟到我为“无”,“无名天地之始”,我们就明白了无我可以生万有,无我具有源源不断地创造力。这个时候,所有微妙的奇迹就会源源不断地生发……
0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就有了丑了;都知道怎样才算善,这就有了恶了。所以,有无互相对立而生,难易互相对立而成,长短互相对立而体现,高下互相对立而存在,声音互相对立而谐和,前后互相对立而出现。所以,“圣人”用“无为”去处事,用“不言”去教导,任凭万物生长变化,而不加干预,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已有,推动了万物,而不自以为尽了力,功成而不居功,由于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永在。
感悟:所有的二元对立皆从“名”来,“道”为一,是一体的,不存在比较。所以圣人只做合时宜的事,以自己的行为去影响他人,而不加干预。圣人能无为而为,是因为圣人不被“名”限制,而是看到“名”背后的实相,并按照真相中的规律行事,所以事易成。功绩之所以能永存,是因为人们都认为不可能的事被做成了,都觉得神奇,所以口口相传至永远。
0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不推重有才干的人,免得百姓竞争;不重视稀有的物品,使百姓不偷盗;不接触足以引起欲望的事物,使百姓的心思不被扰乱。因此“圣人”的治国原则,要简化百姓的头脑,填饱百姓的肚子,削弱百姓的志气,增强百姓的筋骨,永远使百姓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可使自作聪明的人不敢有所作为。为无为,则无不治。
感悟:这一章的译文,我不认同,原意被扭曲了。其实前半部分是说明过于刻意所导致的结果,“虚其心”为谦下,“实其腹”为解决温饱,“弱其志”是减少对名利的追求,“无知”这知不知,“无欲”为无强求之欲。总体来说就是顺自然之道,无为而为。
“不争”不代表没有目标和追求,只是我们要明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那些和我们有共同追求和目标的人当中,也许有人比我们更早地达成目标,这是因为他各方面的因缘先我们具足了,所以他们先成了。而我们不需要去和他比,和他比反而会损耗我们的宝贵的精力,我们只需要继续做我们在做的事就好,待我们的因缘具足了,我们也自然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