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里,哲学是无用之学,既深奥又不实用,尤其在今天各个学科越来越独立,越来越精深,离哲学也越来越远,哲学也越来越被边缘化
为什么还要学哲学?这大约是我们要问自己的,我们的传统文化,曾经是追求实用到极致的,只追求实用,最后止于实用里走不出来。我们有过四大发明,却仅仅把它们当做简单的工具。没有再往前走一步,形成系统的科学体系。
而那些看起来闲的没事干的希腊人,研究起了根本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的哲学,去追问事物的第一起源,追问事物的之后的本源到底是什么,追问事物改变的逻辑。最终在希腊哲学这个源头上,成长出了现代科学这颗参天大树
最后的结果是西方诸国开始了大航海时代,凭借技术上的领先,在非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大洋洲取得了压倒性的领先优势,到处殖民
无用之学终于有了大用,实用反而受限于实用。
今天我们接触到的大部分学科,都起源于西方,而西方科学的起源,又来自于希腊哲学,我们大多数知识的源头,都来自希腊哲学。
那么,什么是哲学?
对于这个问题,大哲学家康德的评价可谓是所有评价中最经典、最准确的:“哲学是哲学知识或来自概念的理性知识体系。就世界概念来说,哲学是关于人类理性的最后目的的科学。哲学是关于智慧–理性的立法者的学说··· ”。
后人把之精辟总结为——“哲学乃万学之学”。所有知识都发源于哲学,所有知识都发展于哲学,所有发展出来的知识也都反向统一于哲学。因此,
本期小编特意推荐一套不可错过的哲学系列书!
01
亚瑟·叔本华(1788.2.22—1860.9.21),德国著名哲学家。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
02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05.06-1939.09.23),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出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的佛莱堡市的一个犹太家庭,因口腔癌逝于伦敦。
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的发展,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柱。人们把他与爱因斯坦、马克思并称为“改变现代思想的三大犹太人”,主要著作有《性学三论》、《梦的释义》、《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本书选取弗洛伊德思想精华,包括梦的解析,精神分析,性与文明三方面,将其主要思想一一摘出,包括梦的象征与来源,梦的解析方法,关于本能,力比多,以及人的焦虑,压抑等情绪,帮助我们了解自我,面对人生。
03
让-雅克·卢梭(1712.6.28—1778.7.2),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
04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2.7-1937.5.28),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心理学家及医学博士,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他认为健康的心理是成功人生的主要推力,因而将心理看作是可以帮助个人达成未来目标的有机整体。著有《自卑与超越》、《生活的科学》《理解人性》《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教育》。
本书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分析人们在童年时期的自卑与优越心理,从教育、家庭、梦境、社交、工作、婚姻等多个领域,用大量实例阐明了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义的真谛,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对待职业与他人,解开自卑情绪,构筑强大内心,更好地建立人际关系,融入社会生活。
05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10.15—1900.8.25),德国著名哲学家、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被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
最特立独行的哲学家,超越了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诗人等种种界限;其思想影响了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世界格局,以及现代人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白取春彦,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学习哲学、宗教与文学。在彻底研读尼采后推出的《尼采的心灵咒语》,销量突破105万部,在日本年轻人中掀起一阵“尼采热”。
曾经的困惑变得简单清晰,曾经的犹豫不决变成果断坚定——内心强大的人,从来就是这样!《尼采的心灵咒语》由日本尼采研究专家白取春彦,采集尼采一生所有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226句话,囊括尼采思想精髓,一经出版,便风靡日本,并以横扫之势席卷亚洲,令世人再次着迷于这个100多年前的伟大哲人。翻开《尼采的心灵咒语》,直抵人生的终极秘密!
06
卡尔·荣格(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
1907年开始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合作,发展及推广精神分析学说长达6年之久,之后与弗洛伊德理念不和,分道扬镳,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出“情结“的概念,把人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
曾任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会长、国际心理治疗协会主席等,创立了荣格心理学学院。
1961年6月6日逝于瑞士。他的理论和思想至今仍对心理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