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也想要像别的小朋友那样发光的鞋。”
“妈妈,我也想要穿别的小朋友那样的裙子。”
“妈妈,我也想要那个小朋友的玩具。”
最近,一位同事说起了自己的烦心事。
同事4岁的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几乎都会和妈妈说自己也想要别的小朋友一样东西。
妈妈每次都说:“孩子,家里已经有类似的东西了,我们不买了。”
孩子总是会不高兴地哭闹一番。
孩子似乎天生就有一种趋同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从众心理”。
我们仔细留意一下,一个班级总是有几个比较要好的小朋友,无论是发型、衣服还是鞋子,穿着打扮都极其相似。
其实,这是我们常见一种心理反应。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站着抬头看天空。之后,就会慢慢发现身边的人一个两个也开始抬头看天空。不一会儿,就会有一群人抬头看着天空,但天上什么也没有。
当问周围的人:“抬头再看到了什么?”
这些人回答:“我看大家都在抬头往天空看,我也不知道有啥?”
这时,第一个抬头看天空的人,弱弱地说了一句:“我流鼻血了。”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很多。
比如,当我们听到很多人说炒股可以赚钱的时候,不管自己懂不懂,就会一窝蜂地涌入股市。
当我们看到一群人闯红灯过马路时,我们也总会情不自禁地跟着一起走。
成年人尚有从众心理,更何况是孩子。
从众心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一种对安全感、归属感的渴望。
一群孩子在一起,如果某个孩子表现得特立独行,就会被认为是“异类”,总会受到孤立,没有小朋友愿意和他玩。
究其原因,与父母有很大关系。
在亲子沟通中,很多父母总是习惯于用命令的方式要求孩子,孩子面对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所下降,往往会看别的小朋友怎样,我也怎样,这样就不会受到“批评”。
即使父母生气了,孩子也会说一句“别的小朋友就是这样的”,以此来为自己开脱。
研究表明,从众心理具有“两面性”。
好的一面是,孩子已经意识到集体的重要性,学会通过像他人一样来达到融入集体的目的。这有利于孩子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
不好的一面是,盲目的从众心理会抹杀孩子的个性和自信。有些孩子为了时刻得到他人的认可,就极容易产生人云亦云,缺乏主见的情况,从而可能产生攀比和屈从的心理。
为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着重培养孩子独立面对问题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孩子的自信。
1.培养孩子自信心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多用肯定的语言评价孩子,而不要怀疑、否定甚至是挖苦讽刺的语言与孩子交流,更不要动不动就说:“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做的多好、多优秀。”
这样的交流沟通,实际上就是给孩子一种的心理暗示:“你不如别人”,极易让孩子产生怀疑自己,而盲从他人的行为习惯。
2.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孩子社会经验不足,道德观念还不够成熟,对世界的感知也不完整,因此,是非判断的标准比较模糊。
再加上,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往往不管好坏,看别人怎样自己也跟着学,难免出现不当的言行。
此时,父母要耐心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行为的是与非,鼓励孩子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作出正确的行为。
当孩子有了自信和是非观,明辨是非的能力会自然提高,说话做事就会有自己的看法,而不会盲从他人。
欢迎关注、点赞@蝈蝈讲故事,交流育儿小知识,与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