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痛交织的“英雄之旅”
在行动营某次的大咖讲座分享中,分享嘉宾戚泽明介绍了他新颖又独树一帜的素材选取方法——“英雄之旅”。他提出,故事中,英雄在征程中的转折点事件、困难、面对困难采取的行动、所遭遇的两难选择,与在整个过程中的心灵/血泪成长史,才是值得演讲者选取与讲述、大书特书的重点内容。
深以为然。因此,这篇复盘文,我也将采取“英雄之旅”的思路,把我在行动营这短暂而充实的三周,尽可能完整而重点鲜明地呈现出来。将这期间的心路历程与成长故事,趁记忆尚鲜活之时,定格、存留,给今后的自己一份详细的参考,也给即将到来的新一批英雄,一份较为完整的地图的全貌。
一、缘起:偶遇与差点擦身而过
行动营对我来讲,是一个学校。入学之前,我不仅迷茫,还愤世嫉俗,在经历了一次次失败和打击之后,我急切地寻找任何可以“拯救”我的方法——我读很多励志书,买各种微课,急于从中提炼出可以破解我人生困局的心法。
行动营,也是我“病急乱投医”时的尝试之一。来这所学校,只有两个目的:捡起荒废已久的写作与演讲,以及,提升行动力——现实已多次告诉我,再不治好拖延症,我将一直失败下去。
事实上,一开始我并没有抱多大期望。甚至在预备营第二天,我曾一度想退出——群里热烈的氛围和每日一问里连续出现的“社群至上”的价值观令我感到一丝困惑——因为过去经历过疑似传销组织的回忆,让我一度怀疑我是不是又遇到了个坑。而在预备营“体验”的三天,我又并没有真正体验到整个行动营的学习流程和日课模式,所以,我无法判断我是否要选择继续下去。为了进一步了解行动营的真正内容和流程,我向连长请教了这个问题。而连长也不知道训练的具体素材会是什么,就请米大大直接联系了我。在和米大大语音通话的过程中,她不仅明确回答了我的种种疑问,还及时记录了我的困惑和导致这种困惑产生的因素(海报里未写明详细流程导致我信息掌握的不足),并在结束通话后写成提纲反馈给了我。这让我原本动摇的心又重新坚定了下来,我通过她语音电话里真诚的态度和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方式——明确回答、记录反馈、将决定权交给用户自己,而选择相信她,也相信她管理的行动营。结果,第二天,就出现了试打卡环节,我当时以为这是我昨天反映的问题导致的(从预备营每日一问的内容看不出行动营训练素材的选择),瞬间被行动营的效率给震惊了。(事后才知道其实试打卡也是行动营的传统项目……)
总之,我就这样开始了行动营的旅程。起初,我还是不太习惯连里这种“自来熟”的人际氛围,一度认为有“刻意social”之嫌,而我是个对社交很无感的人,因此曾刻意回避群里的互动。甚至在预备营第二天那次向连长反映困惑时,也把这一条包含了进去:我担心正式营后,群里的主要内容也还是会以这种闲聊和刻意social为主。连长明确回答我正式营时不会如此。不过她也同时告诉我,“闲聊是开始人际关系的第一步”。那天,她同时在群里分享了猫叔的一段话:“搞好人际关系——通过努力付出和互动,找到高质量的朋友,互相认可,彼此信任,在需要时,相互赋能,提供帮助——这比读书重要100倍。”
这句话当时有点戳到我,因为我发现,我确实很渴望这样的关系。而我在人际关系方面,即使不是一塌糊涂,也是几乎毫无可圈可点之处。也许,这里会是一个好的开始?
二、意外的惊喜与巨大的挑战
1.紧张“忙乱”的生活节奏&超值的课程与训练内容
在正式营第一天的内容下来之后,我一头扎进了内容的准备之中,分析问题、阐释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思维和表达的快乐。即使平日里我也习惯不断地分析现象和现象背后的原因,以探究、找出事物的结构和原理为乐趣,但将其完整地落于笔下,形成一篇自成一体的小论文,这样的事,许久没有主动做过了。
在截稿前,我煞费苦心地将字数删减至800以达到评优标准。然后,第二天,我得到了第一次打卡任务的最佳勋章。那一刻,没有很意外,但也十分激动,因为我很久没有完整地写过一篇东西,而第一次捡起来,就有如此良性的反馈,这给了我不小的信心。
接着,我听了第一堂开营分享课。我认真地去聆听猫叔的价值理念。在我眼里,他是一个明白人——看到事物的本质,将其运用为规律,在洞悉一切原理的基础上,坚持做其中善的那部分——善良又强大的智者,这是我欣赏并想成为的人。
从这时开始,我全身心地沉浸到行动营这所学校的学习任务中去了。
每一天,我面对当天的任务素材,不断地思索和探究当日的主题。我发现,所有这些主题,都各自代表了现代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面向,或是自我成长中的某个重要内容。以素材写作的形式,来“逼”我们对此进行深入思考(而这样的思考在我们平日自动化的生活里可能鲜少触及),我瞬间明白了主办方的“意图”,确实是科学的设计,用心良苦。
在一日日这样的思考和梳理中,我也对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程度不一的觉察。在有“主题”带领的探索中,我深入自己内心的心理机制,去观察我习惯的思维模式、行动模式,再由己及人,推测、分析主流行为模式(现象)产生的原因。这强迫我站在多个不同的立场和角度看问题,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关注自己愿意关心的那部分。我的思考变得更完善了。
与此同时,各位大咖嘉宾的讲座分享,也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带领我们深入探索了一些核心技能的理念、方法,以及掌握它们的一整套流程——这些技能包括阅读技能、写作技能、思考技能、练习技能、演讲技能、构建人生框架并制定落地方案的技能等,都是我们这个时代个人能力提升所需的核心技能!非常系统、实用,可操作性极强。受益颇多!是行动营课程设计里的一道硬菜。
每天紧凑的输入和输出的节奏里,我经历了一次次认知革命:高人们准备的饕餮盛宴,自己搜索枯肠并头脑风暴后的所思所悟,以及群里老铁间的相互交流,三者加在一起,完成了一次小规模的认知跃迁。
我欣喜无比,因为这明显的进步与成长。
然而,在收获的同时,代价也同样是巨大的。为了争取所有的学分,我逼迫自己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虽然我是发自内心地喜爱学习,可是,精力的巨大消耗绝对是我一开始没有想到的意外。我是严苛的完美主义者,对文字更是有着极高的标准,不允许自己的表达达不到自己心目中的要求。每一篇打卡文,我都字斟句酌,反复修改,尽可能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精准且最丰富的意蕴。每篇如此。一开始我的写作还未“自动化”,每篇文章算上构思和修改总共要花费我好几小时的时间。完成时我已接近筋疲力竭,还要接着应付一场场接踵而来的大咖讲座笔记输出。在做最开始的两份笔记时,我的完美主义差点“作”死了我——为了高度还原所有精华内容,我坚持以精华逐字稿的形式呈现所有的real insights,一条不漏,只为今后回顾时能通过这份笔记回想起所有有价值的信息。愿景是好的,可落实起来,差点要了我小半条命(虽然没那么夸张,但却形象展现了我被“掏空”的状态),而这,才只是正式营的第二、三天。
随着进程的推进,这紧张而疲于奔命的状态不得不延续了下去。虽然我改变了写讲座笔记的方式,不再做逐字稿的输出,可每天的打卡文、每日一问,加上三天两头的讲座笔记、读书笔记,内容之多,依然使我手忙脚乱,疲于应付。可我又不愿意真的“应付”,每份作业,我都执着地在我能完成的范围内做到做好。此外,作为思维排的小当家,我几乎全程参与了连内每一场头脑风暴,再加上我们排内的,以及偶尔和排长的“小灶”,我多次在结束后出现了大脑缺氧的眩晕感觉。如此的密度,让我鲜少再有空余时间留给其他爱好,甚至连休息的时间都有点吃紧。然而我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正像安叔在拆解《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时总结的:遇到工作读书“平衡”的困难时只有一个办法——拼命工作,拼命读书,度过了这一关,将迎来巨大的突破。
最终,我终于以只失误了一次的情况(第一次读书笔记截稿前睡过头了)完成了所有必修与选修的任务。
2.一些小波折,让我在紧急关头更了解自己
除了适度的疲惫和精神紧张外,有一些小插曲让我对自己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第二天的打卡文中,我因超了字数,而刻意地删掉了我极其喜欢的引子和部分结尾。这对当时的我来讲是个很困难的决定。可我最终做了我认为正确的决定:放弃酷炫却与主干无太大关联的内容,把在当时认为更重要的字数指标放在首位。而过去,我是一个可以为了细节不顾大局的人。因此这件极小的事,却是我的一个重要的改变。
其次,在最佳评选的标准上,我理解并接受了连长所代表的管理组的决定——将鼓励和荣誉给更多的老铁。尽管一开始我还是会为自己多篇落选的“遗珠”感到不平,可我在短期内迅速地调整好了心态,并一直坚持以最优标准输出内容,而不再在意结果为何。这,也是我为自己感到骄傲的进步(以前的我可小心眼了)。
此外,还有一些小曲折事件,所幸都通过与连长坦诚的沟通而得到了迅速且明晰的解答。不仅清晰解答,还不断与我主动交流,耐心了解我的想法。我要谢谢这样的好人(我之前的经历中,这样的人并不多)。
三、信任大家庭,敞开我自己
这个社群,对我最大的意义,除了认知提升和习惯养成,就是让我再一次地,对外敞开自己,相信、接纳别人。毕业后在社会上的摸爬滚打,让我遭受了许多次信任危机,对人产生了一种天然的防备。每一次我以为找到可以安放自己的地方,结果却是一次次的寒心。我差点以为这就是社会的真相,人生的真相。如果没有行动营对我的影响,我还会继续“小心谨慎”地活着,而这,不能让我快乐。
五连改变了我。群里的“强势勾搭”的氛围,让我从不解到好奇再到感动。我看到许许多多老铁的利他和相互鼓励的言行,深受触动,勾起了我潜藏在内心深处的热情。我选择再一次走出来,相信别人,深度链接。慢慢地,我参与的话题和讨论越来越多,不知不觉间,我竟成了社群里的活跃分子。
由于我本身就无所顾虑的性格,怎么想的就敢怎么说,因此我成了群里多种不同声音的一部分。加上我一些观点能引起大家的共鸣,而收获了很多老铁的友谊。我相信这种基于相互理解与认同而形成的友谊。也回想起猫叔说的那句人际关系比读书重要100倍。因此我有意识地主动与别人交流,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习惯性的自我封闭。这一点,还是要感谢连长,每次我有什么想不通的困惑,她都不厌其烦地倾听,与我交流。我以前很难想象两个面都没见过的人可以坦诚而深入地探讨至这个地步。这让我感觉很温暖。我无需像之前生活里那样,总担心会麻烦别人,或被人不解而嘲笑。
而群里的搞事官灰灰,也是不厌其烦地将逗逼的才能发挥到了极致,给这个学习成长型社群打下了一个轻松而活泼的底色。感谢这样的段子手。
同时,在看其他老铁打卡文(虽然精力有限看得不多)和每日一问的过程中,我仿佛走进了这个人的灵魂深处,看到了他/她的种种不易,心酸的往事与他们呈现在群里的积极向上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对各位老铁产生了深深的敬佩和想更进一步链接的强烈愿望。就这样,我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而欣喜的是,他们中的每个人都能在某个方面给我意外的启发(有些人的专业背景正好是我想了解的领域,推荐了我不少适合的书籍和学习方法!)。
所有这些加在一起,让我越来越离不开行动营这所学校。是的,我在这里不仅完成了思维和认知的迭代,同时在每日按时打卡和多任务轰炸的高强度训练中,发掘出了行动上的潜力,蝉联“输出力爆棚”,并从日常打卡吊车尾的状态逆袭到蝉联“早打卡标兵”。在与老铁们的日常互动中,我从自卑抑郁的常态中,慢慢走出来,把过去那个开放而热情的本来的我重新找了回来。感谢五连,没有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氛围,我做不到。
四、宝贵的最后一课:我意识到自己的危机
原以为行动营之旅会就此划上圆满的句号。没想到,“毕业”前的最后一课,竟给了我最大、最终极的考验。
我们连内一直实行积分制。我在上周的榜单上排名第四,比第三名差2分。我制定了反超的方案,计划在一个额外任务里得3分反超她。可最后失败了——对方进行了更多额外任务,积分大幅度领先于我。我面对着挑战“失败”的结果,一度在情绪里走不出来。我知道这是一种很幼稚的心态,可它却如此真实而强烈,让我无法忽视。我从中发现了我一直以来存在着的心理隐患——面对失败或不如意的结果,我缺少强大而完善的心理应对机制,常常是沦陷其中,一蹶不振。这是非常可怕的。而如果没有这次的“意外”事件让我觉察到这重大的隐患,也许我到下一次打击来临时依然会不知所措。这次的“失败”,反而给我敲响了警钟。我用了半个下午的时间,边释放出情绪,边用零秒思考的方法与自己对话,一步步挖掘出自己深层的恐惧、匮乏与需求,并且下定决心重视自己一直以来隐藏(有时暴露)着的心理问题,作为我下一个阶段的重点问题去解决。感谢这次的危机。
最后,在所有的欣喜、悲伤、波折与收获都内化为我珍贵有意义的回忆、经历与能量后后,我相信,我的成长是卓有成效的。这有喜有忧、有泪有笑的一切,加速了我的蜕变,比我在未经思索的“自动化”生活中几年的收获都大!我第一次明白了不同的认知与经历带来的成长会有多么巨大的不同!我第一次有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受!而这些,都是行动营带给我的。
所以,让我最后再给行动营打一波广告:在这里,“改变”绝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实。22天,虽不会让你改头换面到完全面目全非,但绝对能给你打下坚实的“自我成长”的基础,实现一次相当规模的蜕变。你会用在这里学到的“功夫”,指挥、协助你征战日后的大小战役;也会用在这里获得的智慧,解决你人生中大部分困扰你的问题(普通人80%以上的烦恼皆由认知水平不足而导致,也皆可通过提高认知水平而解决!)。所以,磨刀不误砍柴工,为了高效、智慧而快乐的人生,请给自己一个尝试的机会!相信我,行动营——你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