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的孩子就交给你了!”每当听到家长这句嘱托,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都会“压力山大”。因为在约定俗成的社会分工体系里,老师承担了教书育人的重任,而家长则主要负责后勤保障。虽然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也不能免俗的认为孩子的成绩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些只是孩子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要想让孩子真的成材,在人格的塑造、习惯的培养上,需要父母陪伴的路还很长……
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无人质疑,但遗憾的是,作为孩子的启蒙乃至终身老师的家长们,在履行教育责任时却表现得非常“无能”。比如:在不惜血本购下理想的学区房后、在花大价钱替孩子报了最好的辅导班后,家长们往往会有一种“我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其他的交给老师就好的心态。他们常常鼓在嘴边的话“你只管好好学习,其他的不用操心”,看似极大地减轻了孩子的负担,实则剥夺了他们走向自立、体验生活的机会。倘若在做到这个份儿上之后,孩子的成绩仍旧不尽如人意,家长们就会“很受伤、很心痛”,甚者还会痛心疾首的反问孩子:你对得起我吗?
上述家长们固然为孩子奉献了很多,但是仅仅如此,还远远谈不上履行了为人父母的全部责任。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自我学习提高的结果。《焦点访谈》节目曾介绍过世界中学生数学奥数竞赛金牌获得者安金鹏的事迹。他家里极穷,考取了重点中学没钱上,父亲说让孩子出去打工吧,人家上了大学还找不到工作,更何况你能不能上大学都还不知道。但母亲坚决不同意,将家里唯一的一头毛驴卖了。孩子在中学里是唯一一位连素菜也吃不起的人,是唯一一位连肥皂都用不起的人。照说这样的孩子全靠自己了吧。当面一问才知道,虽然这位母亲初中都没毕业,但她却让孩子上小学之前就把四则运算做得滚瓜烂熟。仅此一点,又有几个大学毕业的父母能做到呢?
学历不高,家长仍可以在人格及品德的培养上率先垂范;尽管无法辅导哪怕最简单的习题,通过自己在工作中一丝不苟的态度,父母仍然不难让孩子养成勤勉踏实的作风;家长做事情持之以恒,孩子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就更有韧劲;父母待人接物有礼得体,子女给人的印象也就很可能是文质彬彬……
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老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多是我们做父母的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身教重于言教, “潜教育”,比“显教育”威力大得多的。
优秀的父母在这些方面大都做得较好,他们的良好沟通来源于自觉地遵守了这样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
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
第三个步骤是建议,就是有道理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时应该给以建议。
最后以一段网上心灵鸡汤与大家共勉:陪伴和参与,不是你站在孩子身边玩手机,而孩子一个人在做作业;不是你在打着麻将,而孩子一个人在书房看书;不是你在追着肥皂剧,而孩子一个人在玩着积木。真正的教育是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