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春节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们一年中最喜庆的日子,而贴春联的习俗,又是春节文化中重要的一环。
春节的发展滋生了春联习俗的产生,而春联习俗的发展又进一步丰富了春节文化。
今天,我们借着“春联”这个话题,聊一聊我们每年都在过的春节,具有哪些有意思的文化意义。
【新年快乐】
1、春节是怎么来的
提到“年”这个概念,要追溯到商周时期。
《尔雅·释天》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日年,唐虞曰载。注:岁取星行一次,祀取四时一终,年取禾一熟,载取物终更始。
在当时,过年这个概念是和祭祀天地,联系在一起的。
因为,古人认为四时有序、万物有灵,天地间存在着神明,他们各司其职,我们要生活得幸福,除了自身要恪守德行外,还需要祭祀神明,祈求保佑。
在这个观念之上,古人根据星辰运转的规律,总结出了节气歌,作为指导生活、农业生产的参考信息。
所以,过年还意味着,在农闲时间要为即将到来的农忙,做好准备工作,要提早做好规划。
《周礼·春官》:正岁年以序事。
综合上述两条信息,我们可以总结出:在古人心目中,春节是一年的开始,它代表着古人对幸福的期盼。为了实现这种期盼,古人需要通过在新年做好年度规划和祭祀神明两种方式。
【神明】
不过,商周时期的年,在时间上和我们今天过的年是不一样的,这里面牵扯到历法的算法问题。
比如秦朝的历法规定,把每年10月1号作为新年的开始: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
汉承秦制,这种秦历将10月1号做春节的做法,直到汉武帝时期推行的太初历的出世,才将春节改为孟春正月。
2、从桃符到春联的演变历程
前文提过,一开始的春节是为了祭祀神明、祈求幸福,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便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
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挑选出两种最具有春节特色的习俗,一定是放爆竹和贴“春联”。
明代之前,“春联”还叫做桃符,它也不是我们记忆中贴对联的形式,而更偏向于贴门神。
《后汉书·礼仪志》"新春用桃符"注引《山海经》:度索山大桃树,树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能辟百鬼。故黄帝象之,冬月驱傩毕,既立桃梗于户上。
【桃符】
这个注引讲的是,在苍茫大海之上,有一座度朔山,山的东北方有一个鬼门。
为了镇压里面的鬼,有人在山中种了三千多里具有驱鬼作用的桃林。
除了桃林外,山中还有两位专门负责缉拿恶鬼的神人,他俩分别是神荼、郁垒,其职责是领导万鬼,如果有恶害之鬼,便执以苇索用来喂老虎。
黄帝为了借用二位神人的能力,便命人用桃树木板刻成他俩的样子或写上他们的名字挂在门上,用来驱散邪魅。
从《后汉书》的记载来看,汉朝的人每逢春节,便在门口贴桃符的习俗已经非常盛行。
从《山海经》中的典故,我们可以得知贴桃符这种民俗活动,是古人辟邪纳吉的精神诉求落实到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
不过,桃符毕竟和贴门神这种活动,形式上太过接近,到了五代时期,后蜀君主孟昶又在原有刻名字、画像的基础上,发展出了【题字】的全新表现形式。
【桃符】
宋太祖乾德二年的除夕夜宫宴上,后蜀君主孟昶让手下大臣幸寅逊在桃符上题词。
但当时并没有这个传统,幸寅逊相当于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面对着这“没有玩过的全新活动”,幸寅逊颇为忐忑的题了一句词交给孟昶过目。
孟昶瞧后,并不是特别满意,因而,他自己带头题了一句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后来,宋太祖赵匡胤灭掉后蜀后,这种在桃符上题字的玩法也流传下来。
宋代重文轻武,在这种国策驱使下,宋朝的文化氛围格外浓郁,体现在桃符文化上,就是其表现形式种类格外丰富。
宋朝的桃符,在形态上包括桃弧、桃苑、桃梗(桃枝)、桃人、桃印等不同样式,按内容分类桃符又包括写对联、画虎、画鸡、画门神等。
真正意义上桃符到春联的演变,直到明朝朱元璋时期才算完成。
据陈云瞻《簪云楼杂话》记载:春联之设, 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
【写春联】
明清时期的春联,朝廷对于书写用的材质、颜色都有专门的规定,《燕京岁时记》记载:或用朱笺,或用红纸,惟内廷及宗室王公等例用白纸,缘以红边蓝边,非宗室者不得擅用。
《壶天录》:京师风俗,新年必换春联,宦商土庶,无不以朱笺贴门, 焕然一新。
如果说,一开始春联是由朱元璋自上而下推动的风俗变革,那在此之后,民间对于这种春节习俗的喜爱,便是真真切切发自内心了。
3、从春联的演变谈春节的文化意义
关于文化一词的定义,教科书上描述为: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一、信仰的变化
从这个角度来看春联和春节之间的关系,春联既是春节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春联和春节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证明。
春节是历法进步的产物,而桃符到春联的演变是古人从图腾崇拜——英雄崇拜——到人文情怀觉醒的过程。
【春联】
前文我们谈过,春节一开始是祭祀天地、安排计划当年工作历程的日子,其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在新的一年里获得上天的庇佑,能够有一个好的生活,而“春联”最初是带着驱邪、纳吉的目的。
在春联从属于春节习俗前,二者都牵涉到儒家文化中,天人感应的观念。
所谓天人感应,可以理解为人的行为会影响上天的意志,天也会因为人的行为产生相应的自然变化。
正是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春节的习俗如何变化,春节文化中所包含的核心要素祭祀和祈福始终未曾改变。
我们的传统文化讲“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其实在春节的节日活动中,也可以见到这种思想。
二、社会的发展
从桃符到春联的发展,其间需要三个必要的要素:教育的普及、纸张的出现,以及文化的发展。
写春联需要纸张,这点很好理解,而另外两点要素,则需要对相关知识进行一番梳理才能得出结论。
【文化】
我们要理解这两点,必须要清楚一个概念:社会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
从桃符到春联,它不单单是表现形式的不同,其涉及到了社会文化发展水平、艺术表达形态、教育普及程度等等东西。
一开始桃符只是简单的绘画和雕刻,而从五代开始,桃符就包含了题词的内容,发展到明朝,春联更要去书写者和观赏者都需要具备相当程度的教育水平,才能写出对仗工整的春联来。
这体现出来的,其实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进步发展,这种发展是多方面、社会整体性的发展。
三、人文情怀的觉醒
春节是华夏儿女的情感纽带,无论我们身处何处,两个陌生的华夏人都可以通过春节搭建起友谊的桥梁,这或许便是春节文化最特殊的作用。
从桃符到春联的文化习俗,中间有一个很大的进步,那就是人文情怀的觉醒。
人文情怀是指尊重人的个性,更多地关心人本身的需求,对联这种个性化十足的表达形式远比千篇一律的桃符更能体现人的情怀。
【春节】
桃符体现出的是人的诉求,人们期望通过某种方式能够得到上天的庇佑,而这种庇佑的形式是固定的,也是以上天为主体进行的一种祈祷仪式。
春联则不然,它的内容是非常灵活的,大家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要达成的心愿,比如事业有成、家庭和睦、爱情美满等等。
这种变化,也反应出了人类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精神活动的日益丰富。
总结
文化习俗的诞生和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桃符和春节都源自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
那一幅幅喜庆的春联,是大家渴望日子能够过得红红火火的体现,这也正是春节的本意。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1】《山海经》
【2】《后汉书·礼仪志》
【3】《宋史》
【4】《明史》
【5】《簪云楼杂话》
【6】《燕京岁时记》
【7】《旧京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