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7年7月8日,在公司加班6个小时,回家加班4个小时。主要在做一件事,就是把方案思路,梳理成某些官员领导习惯看的形式。
白天在公司主要是按照李世民他爹的意见,修改第一稿,Oh,no,这是第二稿,框架终于没问题了,下午两点多发过去,到六点钟又一个电话过来,指导修改……于是有了今晚上的加班,现在写下这几个字的前几分钟,刚又把第三稿发给李世民他爹了。但愿没问题,可以交给客户。
这篇文字当然不是平白无故地叙述这么无聊的加班屎,是对一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那就是:
当我们在一个行业,做一份工作,三年的时候,觉得自己基本啥都懂了。这时候,工作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工作的意义在何处?
这个问题很大,但引发理由却是一个比较小的事,就是今天加班,提交第二稿后,李世民他爹对问题的分析角度和深度,与自己浅薄的分析相比,二者差距还是蛮大的,这让我意识到自己思维深度的问题。
有一段时间,自己在改制、公司治理方面的研究,自认为很深了,以为跟李世民他爹是有差距,但等再积累几年的经验就可以弥补差距了,知识上不差,甚至高其一筹,差的知识经验,但在我的管理咨询价值观里,经验是最不值钱的东西,是最廉价的东西,是谁都可以获得的东西。
看,我又犯了简单归因错误。
的确,很多时候,很多经验,真的是没啥价值和意义,那毕竟是别人嚼过的东西,而且,对于很多事情来讲,经验意味着死板,意味着没创新,意味着固步自封,意味着拒绝进步……总而言之,在行业界限越来越模糊、技术革新力量不可忽视、各行各业都面临技术性的根本变革的时期,某个窄小行业的工作经验意味着的只能是不值一提!
当然,这是我之前的想法,准确来说,是6个小时之前的想法,何其的荒谬和自傲。即使经常自诩拥有强大的辩证思维的我,内心深处对目前这个行业的经验是持鄙夷态度的。
当然,这是错的,再说一遍,这是错的。
为什么?
因为我对经验的理解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有时候我竟会以用经验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而感到无比羞愧。在我的价值观里,真正的管理咨询,一定不是经验至上的。虽然目前很多咨询公司都打着技术、大数据……的牌子,但进去后,经历几次为客户出具有价值的咨询方案,就会发现,他妈的还是凭借经验拍脑门,只不过现在是有一些根据地拍,与之前本质的区别是,之前无理由拍脑门,现在是有点根据地拍脑门。本质是不同的,本质又是相同的。
这导致我对用经验出具咨询方案非常鄙视。我以为,真正有价值的咨询方案一定是有大量实证的,硬数据的、软调研的、再软访谈沟通的……经验仅是辅助作出判断的,辅助工作而已。
是的,我还在用以前对“经验”的理解,在解释。
可问题是,经验真的是一无是处吗?
当然,也是否定的。经验本无错,错的是我们对经验二字的理解,我们总相信自己以为的东西。
经验不是过去做法的重复,不是过去事件的历史重现,更不是未来发展趋势的决定因素。经验提供的硬知识很少,几乎没有,否则就不叫经验了,而改作文化了。
经验的价值在于,用宝贵的事实对我们思维不断加以锤炼,和以此带来的底气和信心。
为什么,这次分析思考某个客户的体制改革问题时,对各种方案的利弊分析,那么不到位,不恰当,而李世民他爹的思考角度,听起来那么合理,反观自身,好浅薄和苍白。
深入想想,自己分析不出那么深入的角度和视线,是因为知识层面有差距吗?不是,因为根本用不到太多的知识。那么是什么导致思考结果差异那么大?对,是经验。
这是经验的价值所在,经历过的事,能够在大脑产生记忆回路,思考的过程便是不断锤炼大脑回路的过程,等哪天遇到类似的,这一条回路立即作出响应,帮助我们从更多的角度、更深的层次去认识和解释新的事件。
到底什么事会影响经验呢?
经验构成两要素:一是经历的事,二是掌握的相关信息。
这其实是作出优质决策的过程,以过去的经历为基础,整合现在掌握的信息,作出决策。尤其是面临新事物,有效经验往往发挥很多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经验=决策。
好像也说得过去。
唯一不同的,或者更新自我操作系统概念的,便是认识到此经验非彼经验。这里的经验是有效经验,而,
有效经验=经历+思考+经历+复盘。
第一个经历是名词,第二个经历是动词。
我想,这才是我们应该追寻的,那个有价值的东西。
——一口气写的,有点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