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越低的人,越容易产生对自己过高的评价。这是典型的 " 达克效应 "。
作者 | 唐义诚 中科普心理健康促进中心
近期,美国疫情日益严重,确诊人数即将超过 140 万,整个世界都已经看清楚了美国政府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这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始夸起了美国检测数量,声称美国已无检测不足问题了,并认为自己的工作 " 做得非常出色 "。
事实上,特朗普的 " 全知全能 " 的人设早已深入人心了," 没有人比我更懂疫情 "、" 没有人比我更懂科技 "、" 我比地球上的任何人都要懂可再生资源 "、" 我想我比任何人都清楚真相 " ……我们不禁唏嘘,为什么特朗普竟可以如此大言不惭?他的 " 迷之自信 " 到底从何而来?
越愚蠢,越自大?有趣的达克效应
其实,特朗普的 " 迷之自信 " 是典型的达克效应。" 达克效应 " 的全名为 " 达宁-克鲁格效应 "(Dunning-Kruger effect),是一种常见的认知偏差,指能力不足的人因没有识见和自知之明而误以为自己比别人优秀。你越不知道,就越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就像达尔文说的 " 无知比知识更容易让人产生自信 ",这么说来,特朗普的自信并非源于能力,而是源于无知。
某种意义上," 迷之自信 " 是人之常情,达克效应潜伏在每个人身上。1997 年,《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杂志搞了一个调查:在当世的名人之中,你认为谁配得上死后进天堂?结果名人们获得的支持率都一般。
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读者对他进天堂的支持率只有 52%;迈克尔 · 乔丹的支持率是 65%;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是世界公认的好人,而且还是个宗教人士,她的支持率也只有 79%。进天堂不是上大学,没有名额限制,可是世人对这些名人的要求就这么严格。但是有一个人,获得的进天堂平均支持率高达 87% —— 这个人就是 " 我 "。也就是每个参加调查的人自己。绝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比克林顿、乔丹和特蕾莎修女更应该进天堂。
康奈尔大学心理学教授大卫 · 唐宁和他的博士生贾斯汀 · 克鲁格对这种无知的自信非常感兴趣,他们做过四个实验,发现在幽默感、文字能力和逻辑能力上最欠缺的那部分人总是高估自己,当他们实际得分只有 12% 时,却认为自己的得分在 60% 以上。
为什么会出现 " 达克效应 " 呢?这一方面来源于自我归因偏差,就是说有一个好的结果出现了,你觉得是自己的能力比较强;如果坏的结果出现了,你就觉得是自己运气不好,或者把责任推给别人。譬如:特朗普在政局稳定的时候会习惯性地归纳为自己的功劳,面对疫情失控时,就开始 " 甩锅 " 给中国,坚称不是自己的错。
除此之外," 达克效应 " 还来源于控制幻觉,就是本来有些东西你根本没有控制力,但是你觉得你能控制。关于控制幻觉,有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实验中,心理学家问被试:在玩轮盘赌中,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你是愿意让庄家扔呢还是自己扔呢?其实,学过概率论都应该清楚,其实谁来扔对结果都没有影响,赢钱或是赔钱的概率是一定的。但参与实验的人都希望自己来扔那个球,人们会天真的认为,控制赌博的过程,就可以控制赌博的结果,这就是控制幻觉的典型表现。
最近特朗普在预测 " 年底前我们就会有新冠病毒疫苗 ",但是,事实上,新冠病毒疫苗的问世是一件有很大不确定性的事情,特朗普认为自己完全掌握疫苗研发的过程,这就陷入了一种控制幻觉之中。
达克效应的最高境界——自我欺骗
当然,有些场合不自信是不行的,比如说演讲,装也得装出自信的样子,可能装的次数多了就真自信了,正所谓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装下去直到你成功),但演讲本来就是一种表演。特朗普身为国家元首,明明没有多大本事,还故意表现得全知全能,那就是欺骗民众了。最大的危险在于,装来装去容易把自己也给骗了。
《怪诞行为学》的作者丹 · 艾瑞里,做过一个实验。让受试者在一个单独的房间里做测验,答对多少题有奖。实验故意设计成让受试者有作弊的机会,而受试者不知道的是,所有作弊行为都没逃过研究者的眼睛。研究者关心的不是有多少人作弊,而是作弊的人对自己有什么评价。做完题,每位受试者都要填写一张自我调查表,评估自己的水平到底怎么样。
结果发现,那些作弊的人,对自己的评估都还很好,他们真的以为自己很厉害!难道你不记得自己刚刚作弊了吗?!这是因为人脑处理不好 " 假装 "。就好像演员一旦入了戏,自己都会被剧情感动一样,人在一定程度上会以为自己假装的是真的。作弊者假装厉害,结果他们就真的以为自己很厉害。这么说来,在频繁地假装之后,也许特朗普现在已经真的相信自己就是那个可以搞定一切的人了。
生活中的 " 达克效应 "
在日常生活中," 达克效应 " 也颇为常见,譬如:非理性消费就和 " 达克效应 " 脱不了干系。你有没有过这种体会,有些衣服买的时候很喜欢,但买回家过几天再看,却觉得很难看了?这是因为大脑会站在现在的需求上,去模拟未来的各种场景。因为现在的需求是真实的,你对未来的模拟就特别笃定。但是你却不知道,随着时间的变化,你的感受也会持续变化。
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看看人能不能猜中自己两周以后的口味。方法很简单,给出一堆好吃的,让参加测试的人在里面挑。结果两周以后,一半的人打了自己的脸——他们的口味变了,而且,女性变的情况比男性多了 10% 到 20%。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感叹 " 剁手 " 的大部分都是女性了。
除了非理性消费," 达克效应 " 还会导致计划失败,这是因为处在过度自信状态下的人容易忽视 " 情绪温差 "。" 情绪温差 " 是由卡耐基梅隆大学的三位人类行为专家提出的,指的是当你处于某种情绪状态时,就很难想象自己处于其他情绪状态的情景。
譬如:在你不饿的时候,就很难想象你在饥饿状态下的感受和行为," 很多人在享受了一顿节日大餐之后,为未来制定了减肥计划,但是当时的自己处于冷静状态,对自己抵抗食物诱惑的能力是过度自信的,由此作出了并不切实际的承诺。
了解了 " 达克效应 ",我们就明白:能力越低的人,越容易产生对自己过高的评价,至少会把自己的能力评价在平均水平以上。但是,有时候,能力较高的人,反而会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能力,这就得提到 " 达克效应 " 的另一端—— " 冒充者症候群 "。
有些人虽然又聪明能力又强,但是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一切都是假装的,成功都是靠运气。研究发现,有 70% 的人曾有过 " 冒充者症候群 " 的表现,他们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当老师或者上司给自己指派任务时,他们因为担心自己不能胜任,怕别人发现自己是个骗子,而变得焦虑,这种焦虑有时会影响发挥,导致他们真的没有表现得很好。
无论是 " 达克效应 " 还是 " 冒充者症候群 " 都是对自我认知不准确的表现,事实上,自我认知是我们穷其一生的任务。掩过饰非赢不来真的尊重,改过自新才是明白人应有的素养。希望我们都能拥有看到真实自我的智慧与勇气。
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受邀参加2019极客公园创新大会,发表演讲时说:“有担当的管理者有一个重要责任,就是把下属从愚昧之巅推向绝望之谷,至于能否爬上开悟之坡,看个人造化。”
这次演讲在行业内被疯传,也带火了下面这张图——心理学上著名的达克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不少管理者对此进行转发表示共鸣。
王慧文将这张图拆解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最开始上到愚昧之巅。
第二阶段:****从愚昧之巅掉到绝望之谷。
第三阶段:****从绝望之谷走上开悟之坡再到大师之路。
对于为什么大部分人最后都没有走上大师这条路,王慧文如是说:
结合自己过去的个人经历,我认为大部分人没有完成从愚昧之巅到绝望之谷这个过程,大部分人在这一阶段遇到了困难。
其中,最主要的困难在于他们身处在愚昧之巅时不知道自己在愚昧之巅,甚至可能觉得自己在绝望之谷。
但是有一点非常重要,根据我的观察来看,虽然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在愚昧之巅,但是大部分人都知道别人在愚昧之巅。
谁在愚昧之巅人们看得非常清楚,但是却没有人知道自己在愚昧之巅,这就产生了非常大的信息不对称。
为什么不知道自己在愚昧之巅,就是因为每一个人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反馈,没有人告诉他你现在在愚昧之巅。
所以,每一个人得到自己在愚昧之巅的有效反馈就变得非常重要和稀缺了,但是再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很多人没有得到这个反馈,因为别人没有这个责任。
产生“愚昧之巅”的原因
“愚昧之巅”具体是指什么呢?
愚昧之巅实际上是认知偏差中的一个典型状态。
处于“愚昧之巅“的人表现为无知,但并不知道自己无知,经常自我感觉良好。
之所以出现这种自我认知偏差,主要有两个原因:
1.这与每个人评价自己时所选择的基准有关。每一个人在自我评价的时候,首先调出来的是自我信息,也就是先想“自己怎么样”,然后再用自我信息作为基准去评判他人,评价“别人怎么样”,因为评判基准的不同,就容易产生自己能力很强的错觉。
2. 每个人在自己相对比较低能的领域里,对别人的真正能力缺少信息。因为你能力低,你就不容易了解比你能力高的人,所以很多别人厉害的地方你也认识不到,而且进行评价时,最容易唤起的往往是你的长项,而你去比较的是别人的短项,这么一比就容易比出自信。
“达克效应”的发现
人们常说“ 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随着阅历的增长,你会越来越懂得这句话的道理。因为有科学发现,脑残是真的意识不到自己是脑残。
1995年的一天,一个名叫惠勒的贼在光天化日之下,持枪抢劫了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一家银行。由于他没戴任何面具,警察在调出监控之后,没过多久就找上了惠勒的门,并将其成功抓捕。
惠勒在被抓时仍然一脸懵逼:“你们怎么找到我的?我脸上是抹了柠檬汁的啊!”
后来根据负责本案的警官调查,惠勒看电视得知柠檬汁在纸上写字之后可以隐形,加热后可以慢慢让字显示出来,于是他深信,把柠檬汁抹在脸上,只要离热的地方远一点,一样可以达到让摄像头拍不到的“隐形效果”。
或许,这个故事对于我们来说简直不可思议,但这并不是个笑话,而是一个真实的案例。这个贼的无知心理并非是极端少数的情况,而是反而无处不在。
1999年,康奈尔大学心理学教授David Dunning(邓宁)和他的学生Kruger(克鲁格)对此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发现:在幽默感、文字能力和逻辑能力上最欠缺的那部分人总是高估自己。
当他们实际得分只有12%时,却认为自己的得分在60%以上。这进一步证实了两位教授的想法:最缺乏知识和技能的人反而最无法认知自己的这种缺陷。
从此,这种人们认识不到自己无知的现象被称作达克效应。
有趣的是,这个研究在2001年竟然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不了解情况的人一看到“搞笑”这两个字,可能马上会联想起“无厘头”之类的事情。但这个搞笑诺贝尔奖还真不是胡搞,评奖的人都是学术大咖。
本来奖项的英文应该是“另类的诺贝尔奖”,慢慢地却被大家翻译成了“搞笑诺贝尔奖”。
“ 达克效应 ”现象无处不在
达克效应,实质是一种认知偏差的现象,指的是非理性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的结论,但是无法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无法辨别错误行为。
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可又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简言之,越是愚昧的人,越自以为聪明——不是在撒谎或逞强,是真的打心底里这么觉得!
这不只是在说无知的人,能力中等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强烈的高估,因为他们或多或少存在一两个维度的优势,便更容易“得寸进尺”。
这一现象其实细思极恐,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高估自己还不自知。
宋朝,有一个叫钟弱翁的县令,写得一手烂书法,却自认为很好。他无论走到哪里,总是要对一些名牌匾额上的题字进行肆意批评,并想方设法让自己重写。
一天,他看到一个寺庙阁楼的题匾上有“定惠之阁”四个大字,但是落款处的人名被灰尘掩盖,看不太清。
他又是一顿批驳,叫人把匾额摘下来,让自己重新赐字。碍于他县令的身份,即使僚属和僧侣们都觉得那题字写得很好也不敢违抗。
然而,擦去灰尘后发现,落款赫然写着一代书法大家颜真卿的名字。钟弱翁尴尬了一会儿,又对僚属们说:“这么好的一副字,不刻成碑文多可惜啊。”
看完这个故事,大家可能会说现代人要比古代人见多识广,不会出现这种尴尬的情景。
其实不然,自古到今,每个人的认知半径都是有限的,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依然会出现这种不自知的现象。
“吉米鸡毛秀”曾经在德州一个音乐节现场做过一个恶作剧。记者随机采访了两个女孩,问:“你们觉得Doctor Shlomo乐队怎么样?”女孩回答“是我最喜欢的乐队!”“没错,今年特别燥!”
但是,这个乐队名是记者编出来的,取名来自一部百老汇歌剧,其实这个乐队根本不存在。
“去参加音乐节的人都以知道下一步的安排而骄傲,即使他们其实并不了解新的内容是什么。”
这些就是典型的“达克效应”,生活中这种现象其实很常见。
“ 达克效应 ”的不利影响
达克效应等同于“井底之蛙”。
很多人也许对别人有所成就时,心里还会有一点不屑,认为没什么了不起,自己也可以做到。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看到别人上台演讲侃侃而谈,你觉得这是小case,但真的轮到你上台时却异常紧张,演讲词忘得一干二净。
再比如让学生考完试估分,成绩越好的学生估分越准确,而成绩越差的学生给自己估的分往往比实际分数高出很多。
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司机身上——车技越渣越认为自个儿能演《速度与激情8》。
在某些领域,能力欠缺的人既没有认识到自己能力的不足,又错误地低估了他人的能力,往往会产生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错误地认为自己比真实情况更加优秀。
简单点说,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自我感觉良好”、“无知者无畏”或者“自视甚高”。
如果这个现象放在日常生活中,那还好,最多就是一种无知者无畏的自恋心态,不会造成更大影响。
可是如果放在重要事情上,比如一个素质不高的医生觉得自己无所不知,最终患者变成了受害者;再比如,一些素质低下的政治家如果不能认清自己,最后夸大自己的判断,很可能会给一群人带来“灾难”。
达克效应还揭示了一个现象:****五分之一效应。所谓五分之一效应就是不管多么离谱的事情,这世界上总有五分之一的人相信。
也就是你在这个社会上无论讲任何离谱的话,都有五分之一的人会相信。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大多数人眼里觉得很蹩脚的诈骗电话,依然会有人被骗的原因。
“ 达克效应 ”对我们的启示
很多时候,无知带给人的往往是自信,而不是对知识的追求。就像孤岛的海岸线,你的知识面就是这座孤岛的面积,你知道的东西越多,你的海岸线就越长,那么你所能触碰到的未被探索的海洋就更大。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Zeno of Elea)的学生有一次请教说:“老师,您的知识比我的知识多许多倍,您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问呢?”
芝诺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并指着这两个圆圈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多。
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因此,我接触的无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
芝诺的观点,此后被总结为一句名言:知道的越多,越能发现自己的无知。
孔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知识渊博的人非常谦虚和低调的原因,因为他们看到的东西越深远,越知道自己的欠缺。
如果用逆向思考的方法来谈这个问题,我们到底应该怎么避免让自己落入这样一个巨婴状态呢?
1.保持开放的态度,承认自己的无知。遇到事情不要先主观臆断,不要一开始就斩断了解事情来龙去脉的机会,要放开自己的心态,认真去思考事情是不是在自己的能力圈内,如果不是,请承认自己的无知,并尽量去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2.正视自己,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由于自然界竞争的本能,在竞争过程中我们容易去攻击他人的短处而忽略别人的长处,甚至盲目自信,攻讦他人,用别人的“无知”来抬高自己的决断能力。实际上这是一种隧道效应,自己把自己带进了狭小的视野范围内,蒙蔽双眼,看到的东西自然就是越来越短浅。
3.凡事不要太快做决断。也许你在公司、在班级、在社团可以算是有专家意见般的人物,可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有一些事情你可能这辈子都没有涉及过,甚至在你的专业领域内,你也不足以成为最顶尖的专家。所以,在做决断的时候,请保持理性和警惕,认真思考后再做决断。
总之,人需要先从愚昧之巅,掉到绝望之谷,然后再从绝望之谷,辛苦攀爬,经受攻击和辱骂,积累知识和经验,才能成为智者和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