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这个词的兴起其实蛮戏剧性的,它的兴起源于韩流风一般的席卷,韩剧的盛行让“姐姐”“欧巴”“大叔”等称呼被赋予了另一种色彩。但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中它其实并不起眼,通常只会用于一般性的礼貌称呼。
不得不承认,被人叫“大叔”的年龄总会到来,它是中年男人成长和成熟的标签,也是岁月流逝的一种见证。就像著名作家、媒体人、主持人、文化评论者马家辉,在中年之际写下的这部散文集《大叔》,它所呈现的不正是那些人到中年,成长和成熟带来的人生体悟与心情写照吗!
初识马家辉源于他的作品《鸳鸯六七四》,豆瓣风评8.3的佳作,位居2020年度中国文学(小说类)榜6。他将人生与烂牌融合,以赌为喻,写尽了人世的无常以及各路江湖男女乘风破浪的魄力。而最新著作《大叔》现已位居文学图书一周热门榜的第8名,可见他笔下的关于家与行的漫漫记忆,勾起了一代人的中年回忆。
家,是生活的资源,亦是精神的寄托;家,既是梦想,亦是现实。人的一生中有大半生的时间都在依靠着家庭的温暖带给我们力量,一代又一代人将家置于心上,刻进名字里。海外游子一生所盼,也不过是落叶归根,融入家的怀抱。
从少年变成大叔,半生已逝,留下来的是对家的渴望、对爱情的珍惜、对生活的期盼、对旅行的向往······就像《大叔》的副标题:我们终于可以聊聊走过的路。半生走来,他爱的深情却不滥情,追逐快乐却不生贪念,深陷焦虑却不执着,即使疯狂也从未沉迷。
他的半生写生活、写爱情、写旅行······写尽人生百态,这段肉眼可见的成长让其活得通透、洒脱,读他的散文犹如看到人的一生,充满着浓厚的人间烟火气,苦辣酸甜咸皆有。
整部散文集中《焦虑之春》写得非常妙,他将现代人处于疫情之下的心境深刻地表露了出来,“浓烈的焦虑情绪无处不在”“清楚铭刻着‘焦虑’二字”“焦虑的眼、焦虑的眉、焦虑的发、焦虑的步伐”“集体唱着焦虑的悲歌”“众多的脚步合构了一支焦虑的回旋舞曲”······
一个好的作者大抵就是这样,尝尽人间百态,仍能悠然自得;历尽人生喜悲,仍能奋力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