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买书的习惯,第一本书是考琳·麦卡洛的《荆棘鸟》,到现在还记得,可能是第一次的尝试总是让人记忆深刻吧。
那时我一个人离开家独自在外面求学。学校处在郊区偏远无人区,只有几个村庄,我当时刚去的前几周处于激动到无法形容,就如一个《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安迪,逃出监狱后的兴奋。没有父母的约束,宽松的学习环境,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安排。
慢慢的,当自己认为的新鲜成为常态,很多时间无处打法的时候,无意间书店里买下的这本书,成为一个开始。
《荆棘鸟》讲述的是女主人公梅吉和神父拉尔夫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的故事,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故事结局凄美,那时看完有种刺痛感。可能是因为青春期的年轻人总喜欢美好的结局,还不能理解现实带给人们的无奈。
后来又买了《红楼梦》、《三少爷的剑》、《射雕英雄传》…
体验过大学生活躺在床上,架起台灯看书的朋友最有发言权,那种欲罢不能、连续奋战在小说情节中的自己会疯掉,整个人基本处于恍惚状态,看完一本小说可以激动到一个人哭哭笑笑,一群人听你讲述这到底是个什么故事。
毕业了,拿回家的除了专业书籍就是小说文学所谓的“闲书”。到今天它们还完好的架在书架上,被我贴上购买日期和地点的标签,翻看时总会觉得有种沧桑感。毕竟十几年前购买的书籍就如同家里的元老,新书不曾有过这样的地位。
刚参加工作后由于还没有电脑,很少从当当、卓越上选购书籍,便每个月跑一趟甜水园图书市场,每次选购3本。
后来发展到每个月从当当上购买300元的书籍,一直坚持了2年多。
这样的结果就是家里书架、书柜里全是书,没地方了就干脆堆在地上床上。家里的老妈总会每天发作,抱怨家里太乱,那时候就会问我:“你买那么多书你怎么看?”
现在想想,多么深刻的一句话啊,我却充耳不闻。
如今互联网自媒体无处不在,买书、借书、各读书群线下书籍交换、各种APP读书器、kinld 阅读器,公众号文章,无时不刻让我做出选择,但我还是坚持在买书的队伍中。
但我也发现了,我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越来越少,没有读过的书没有打开过的书却越来越多。我的时间全部用来对付各种读书APP,微信文章、网络连载。
我读了很多平台提供的内容,心里却越来越空,找不到当年学生时代的激动和澎湃,反而被更多的焦虑,无所适从所取代。
老妈的那句“你买那么多书怎么看”又想起来了!
是啊!我买了那么多书要怎么看?我为什么要买那些连包装都没打开过的书?我应该对“看书”“阅读”重新定义了。
我精简了手机里的APP,删除了至少60个微信公众号,把买书的安排暂时搁置。
开始思考自己,自考未来的生活。
“我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未来的我要样努力,达到我想要的生活?”
“阅读在这里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我因该怎样安排我的学习?”
这个思考的过程有5个月,甚至更久……
正值新的一年,我给自己报考了中科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规划了自己报考二级心理咨询师时间,给自己制定了一年要读的100本关于儿童、心理的书籍。
这个月在朋友的推荐下加入了21天写作训练营,给自己安排了一条关于学习后如何可以做到输出,开始尝试写作。
随着时间的推进,到今天为止,阅读书籍14本,观看儿童或心理方面的电影20部,写作文章10篇,其中有两篇文章被推荐到了简书首页。
其实我在现阶段只做到了量变,接下来如何提升质变,这个问题很明显摆在我的面前。
通过简书中彭小六的学习方法推荐、弘丹老师的微信公众号“笔耕不辍”中文章的分享,《如何阅读一本书》,《精进》,这两本书提供的阅读及学习的意义,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精进之路。
首先,针对于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我的笔记形式有2种。
一种是文字形式,讲好的文字用笔记录下来,具体的分类有“好句子”“好例子”“知识点”等等。
另一种是音频形式。讲这本书看完后的大致内容和感想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录下来。看看自己的理解程度顺便可以听听自己的声音。
以上就基本上做到了适合我自己方法的输入与思考整理的过程,接下里就是输出的过程。
目前我找到的适合自己的输出方法有2条路。
第一条路就是写作,包括今天的这篇文章也是针对最近2堂写作课和一些阅读方式的思考总结。在写作上面可以具体的实施分类,将自己写过的文章进修修正分类,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坚持不断的继续保持。
另一条路就是将自己的分享内容做成PPT,甚至是系列的作品。
这条路的灵感来自于秋叶,我曾经尝试《图画中国菜》把茶叶的分类与品鉴制作成PPT;做过《西游记中的协作团队》通过分析西游记中成员的位置和态度,看如何更好的进行团队协作达成目标。
做成这些之后你会发现…
首先内容会记得牢固深刻,而且还会引发你不断的深入思考。
其次可以进行小范围的演讲,上面提到的我都在公司内部进行分享,与同事交流,收到过很多反馈。这也是做到了很好的输出。
最主要的是从中获得的收获,演讲哪里还需要提高?针对提问还需要做到更好的事前准备?面对别人的建议如何更好的改进?得到认可后对自己的自信心提升和满足。
现在深刻的意识到买书不看是种病,治疗的方法就是慢下来,设定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学习方法。精进一个领域,坚持不懈。
总结2017年,阅读100本书已经不再是多么挑战的事情,2018年接下来就是要细分领域,精耕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