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以下为在下于华师修读心理学过程中学到的道理。个人觉得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非常重要,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希望此文可以引起已为父母或将要为人父母的各位的重视。
此文相关联的书籍包括《变态心理学》、《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普通心理学》等等。
【摘要】儿童作为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国家未来的发展者,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因而,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责任十分重大。然而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教育孩子的重要性,或者是意识到了但并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以至于在孩子的教育方面采取了不当的方法,导致孩子产生不安全感、敌意甚至心理问题。在接下来的成长过程中不加以及时纠正的话以后有可能会发展为心理障碍。因而,针对不当的教育方式可能造成的心理障碍进行分析,警醒为人父母的家长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加以关注和改善,对从根源处促进儿童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以间接促进国家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童年时期教育方式心理障碍
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著名代表之一——霍妮,曾经提出过一个影响非常广泛的概念——基本焦虑和基本敌意——“一个儿童的父母如果经常表现出直接或间接支配、不尊重儿童需要、缺乏真诚指导等基本罪恶,会使儿童产生不安全感和敌意,基本敌意及其压抑会使儿童陷入焦虑,长久下去且不加以纠正的话,就会发展成为心理障碍”。
当今我国人口共有约13.8亿,其中14岁以下儿童约有2.6亿,接近人口比例的20%。在20年后,这些儿童就会成为推动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主力军,可以说国家的未来由他们做主。那么,提出不当的教育方式可能造成的心理障碍,对家长的教育方式加以警示与改善,就对培养儿童、国家未来的发展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影响个体成长的绝对因素——环境与遗传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的“环境决定论”曾引起社会上的轩然大波。“控制环境即可预测和控制行为”甚至“不同的环境可以将一个个婴孩培育成所期望的任何角色,商人、医生、厨师……甚至乞丐或小偷”。当然,这个说法过于绝对。后期定量遗传学家的“收养研究与双生子研究”对其理论进行了纠正。
最终心理学家们得出结论——人类行为的不同来自于遗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
遗传得自于父母,而孩子来到世界接触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环境就是家庭。家庭环境、亲子关系以及父母养育方式就几乎是儿童童年时期性格认知的所有刺激物。人格具有稳定性,因此童年性格与成人后的性格有紧密的联系。这就是理论上父母教育方式重要的原因。
二.家长不当的教育方式可能造成的心理障碍
1.社交恐惧症
a.含义:恐惧社交场景,并且对生活或行为产生严重的大量客观负面影响
b.症状:主要表现为难以自制得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人际交往、人群、他人的注视等等社交场景。一旦在别人的注视之下(在某种程度上还要接受别人的评价),本能够顺利完成的行为都会发生障碍
c.经典病例:《国王的演讲》、《雨人》
d.成因:①对社交创伤的习得性无助:一次或多次体验到社交创伤,潜意识对自己进行了“社交使人难受、社交令人恐惧”的意识强化,多次强化后便会对社交产生习得性无助; ②父母不恰当的养育方式:过于保护孩子,对孩子缺乏信任和情感支持;过度关注孩子服饰是否整洁和言谈举止是否得体;不鼓励孩子进行社会交往,妨碍孩子学习社交技巧来应对社会,甚至使孩子对社交产生抵触感
2.特定对象恐惧症
a.含义及表现:没有明确理由地对特定物体(或场合)感到恐惧,并且对生活或行为产生严重的大量客观负面影响
b.包括:恐高症;幽闭空间恐惧症;深海恐惧症;动物恐惧症……甚至还有暗处恐惧、气流(风、空气流动)恐惧、灰尘恐惧、男性恐惧……(P.S.几乎世上存在多少种客观物体,就存在多少种特定对象恐惧症)
c.经典病例: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的经典条件反射,通过反复刺激导致小艾伯特恐惧所有带皮毛的动物。
d.成因:①创伤性事件;②替代经历(例如听到医院里嚎啕的哭声开始惧怕医院);③被告知的经历(例如父母反复告诫孩子:你再调皮就让警察叔叔把你带走!于是孩子对警察产生了恐惧)
3.性别认定障碍
a.表现:穿着和行为爱好上像异性,发自内心的深层次心理认知坚持否认自己的真实性别(好似灵魂装错了身体)
b.经典病例:《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
c.成因猜测:①生理学因素; ②患者儿童时期自发地表现出“异性化”的兴趣和行为,但家长并未对此进行阻止,甚至鼓励这种行为(普雷马克原理),孩子的“异性化”行为得到强化,长此以往出现性别认定障碍
4.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多重人格)
a.含义:多重人格,“一个身体住着多个灵魂”
b.表现:不同时期由不同人格掌控身体,性格截然不同甚至反差极大(P.S.多重人格最多可以分裂至15个人格)
c.经典病例:《致命ID》、《搏击俱乐部》
d.成因:①患者在儿童时期受到过严重的精神创伤,而且多为躯体创伤和性虐待(主要病因);②战争或自然灾害; ③遗传因素
5.恋童癖(附:俄狄浦斯情结)
a.含义及表现:以儿童为对象获得性满足的性变态。(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或恋父情结)
b.经典病例:《洛丽塔》。电影描述了一段40岁继父与14 岁继女的乱伦爱情。继女洛丽塔因为年少失父而具有强烈的俄狄浦斯情结,而继父因为年少时初恋的意外死亡而耿耿于怀,对与初恋一般年龄容貌的洛丽塔一见倾心。
c.成因:①生理遗传; ②童年时受过虐待,尤其是性虐待,受害者往往在成年后会变成施虐者;③缺失关爱(俄狄浦斯情结成因:童年时缺失父爱或母爱)
三.建议
除了这些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因为教育不当可能引发的孩子成长及心理问题。所以,请父母们多多关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培养身心健康向上的孩子,让他们能够以快乐上进的心态面对生活。
建议书籍:《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
都看到这里了,还不考虑给人家点个赞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