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二十四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中国民间重要传统节日,时间在公历每年4月4-6日,2017年清明节时间为公历4月4日,农历三月初八,也就是今天。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及“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中国古代从清明起的15天内每隔5天分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中可以见到彩虹了。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华南气候温暖,春意正浓。“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但并非所有地区都如此。
清明演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寒食节为祭拜扫墓的日子,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清明节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节与除、盂、九三节并称中国传统节日四大祭祖节日(除、清、九、盂)。
清明节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鬼节等,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于清明节是根据节气而定的,故清明是少数与西历大致吻合的中国传统节日。清明为台湾、中国大陆、香港等地唯一根据节气而定的休假日,在澳门则还有冬至。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土家族、苗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
虽然各地各民族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清明的习俗不仅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死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四月清明,百花齐放,春回大地,春意盎然,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然而中医认为,“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春风容易导致风寒入侵,加上清明多雨,湿气较之前会有所加重。在“风”和“湿”共同作用下,容易引发感冒、风湿、肩周炎等病痛。因此,清明节气要尤其注意防止湿寒侵邪。
建议外出踏青赏春的各位,穿衣仍然以轻便保暖为主,可准备一件可随时穿脱的轻薄外套,及时增减衣物。容易出汗的市民最好随身携带一条小手帕或毛巾用来擦汗,以免“风邪入体”。
清明时节,风比较干燥,加上人体内肝火旺盛,内外相结合,就容易出现口干、鼻干等症状,在外出时,除了保暖,还要多饮水。饮食方面,以平肝补肾润肺为主,以健脾扶阳祛湿为食养原则,姜、葱、韭菜宜适度进食,要避免吃燥性、刺激性食物如羊肉、辣椒等,多吃新鲜上市的果蔬。
春季的野菜种类比较多,扫墓踏青后挖些或买些野菜带回家,成为不少人的选择。如果是在市郊挖的野菜,最好回家长时间浸泡,清洗一下野菜上的污染物。如本身就有光敏性疾病,外出踏青时最好不要过多食入野菜。春季也是花粉过敏症高发期,有过敏体质的人到野外扫墓应戴好口罩、墨镜,应选择花草树木上风方行走,必要时还应带上防过敏的药物。
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祀节日,许多人难免睹物思人,悲痛万分。清明节期间,心理保健十分重要,尤其是本身就有心理隐患和疾病的人,不要过度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不能自拔。有心脑血管疾病、血压偏高的人,更要注意不要劳累或伤心,要多提醒自己稳定情绪。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重要的是认识先辈,修正自己,带动后人,弘扬正能量,世世代代,清清楚楚的修正日。
万物生发,天地不同,接地连根,身心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