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向自然,不止是体验自然
体验,归根到底还是抱着玩乐的心态,不会催生深刻的思考与成长。我们想带人们做自然的“守望者”。
走向自然,并非要人们舍弃现代生活的便利,盲目追寻、崇拜自然和原始的生活方式,而是希望人们用一种新的目光看待城市之外的世界,寻求成长的养分,培养人的智力,做一名从自然中获得理智和沉思的“守望者”。
现在是知识付费和焦虑盛行,但渐渐有人开始发现,他们越付费越焦虑。
头悬梁锥刺股换来的圣贤之道很难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付费换来的知识碎片和所谓的高效学习方法只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脚底下踩着一堆书本,却离人生巅峰有十万八千里。
甚至有句笑话:还没实现财务自由人生理想的人,靠着教别人如何实现财务自由,从而自己实现了财富自由。
所谓“空中楼阁”,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不清楚根基在哪里,就盲目寻觅,就像走进了米诺斯迷宫一样,被焦虑和压力化身的牛头人吃掉。
有的时候,知识的积累和传授没有错,但最好不要忘记,在人类文明发端之初,自然才是我们汲取知识的读本。
2.自然的“实用”现实价值
走向自然,从来不止意味着过于深奥晦涩的美学和精神论。在自然中,“实用”的现实生活价值和审美的体验并存。
现代社会脱离了自然,正在让人们养成好逸恶劳、懒惰、四肢不勤,上个楼梯就气喘吁吁、整日待在空调房中体虚力弱等“美丽的疾病”。
唐僧取经尚且知道要脚踏实地一步步走,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想规划自己的人生,当然不可能坐在房间里,幻想自己能建造出空中巴比伦一般的宏伟建筑。
爱默生说,“大自然伸出手臂拥抱人类,是为了让他的思想变得像天地一样开阔。……只要他的思想与自然的幅度相称,框架就会与图画相配。”
初高中的时候,尽管假期作业很多,但父母总是拉着我出去,去看高山、海滩、峡谷……当时当然是只想一心宅在家里,但后来我意识到,正是那些经历,培养了我从体力到脑力的一系列能力,塑造了今天身体力行、有能力践行梦想的自己。
见识过山川大地的壮美,见识过云飘雾绕的广阔深邃,人的心、人的理想抱负、人的努力和成就,才不会被局限在狭隘的空间里。
在适当的机会走向自然,与充满竞争的城市生活并不矛盾。我们没有必要把两者比个优劣高低,或是单项选择——它们本就是互为补充的两个方面。
就像回答“你以后想做什么”这个问题时,没有见识过更广阔世界的孩子,只会回答“科学家、宇航员、医生、警察”。人越长越大,越走越远,答案才变得越来越丰富。
有一幅19世纪的名画,叫《人生旅程》。它以自然的春夏秋冬象征人类生命的不同阶段。
童年,春光,独舟载着婴儿,在天使的引导下迎向曙光;
青年,夏景,云朵堆积成梦幻的王宫,繁花落叶,小舟在溪流中徜徉;
中年,秋风,溪水激荡,怪石嶙峋,夕阳萧瑟昏暗;
老年,冬夜,在平静的夜色中,天使来迎接舟上孤寂的老人。
一个人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应该有怎样的活力、精神、品质,应该学习些什么,答案早就蕴含在自然的深意中。
早在19世纪,美国的名流们就发现,他们聚会谈话的场所“不应在客厅而是在林中”,果园、树林是他们认识世界和走向世界最初的课堂。
那是一种连接一切的思想:对我们的生命,对家人、朋友的生命的尊重,对城市之外生存的动物、植物的生命的尊重,全部通过人与自然的纽带激发、维系。
团队协作、友情、吃苦、欢笑、克服困难……在自然中,我们首先学会如何做一个“完整的人”。
3.城市的闹钟与乡村的公鸡
人们经常一方面在学校里学习各种和濒危动植物、自然地理、环境保护、灾害防治等有关的知识,另一方面却默许森林被砍伐、废水排进河流、动物的生存环境日益缩减。
这种自然与人类矛盾的关系,贯穿着城市发展的始终,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
所以我们时常需要一些理智的提醒与自然的震撼,来唤醒对于“人类根基”的意识。
就像早晨的闹钟总是叫不起赖床的人,但报晓的公鸡却让乡村的人从古至今,都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生活。
有的时候,去一个不大的公园散散步,听听鸟叫,坐在树下吹吹风,或者去海洋馆看看鲨鱼,去动物园看看象龟,就会让一个孩子欣喜若狂,直到月轮当空都不肯回家。
可那不是自然。那只是“把自然关进笼子里”。
如果把他们送到真正的自然中,去亲手摸摸马儿的鬃毛、拍拍可爱的藏香猪,他们该会有多开心?
伟大的作家约翰•巴勒斯一生都在做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把人们送往大自然。他说,只有我们伸手能摸到的自然才是真正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