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字典》这样解释“凝聚力”:“所谓凝聚力就是同种物质内部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这种凝聚力“只有在各分子十分接近时才显示出来。分子间距离愈小,凝聚力愈大”。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单位,凝聚力就是向心力,就是战斗力。那么,一所学校的凝聚力何以生成呢?这似乎可用得着一可古话:善与人同。
何谓“善与人同”?所谓“善与人同”,就是学校的管理者善于和广大的教职员工,求同存异,搞好上下、左右的关系,使广大教职员工“全其力,凝其德”(苟子语),尽职尽责。
善与人同,首先要做到名与人同、利与人同。要淡泊名利,切忌争名夺利。居里夫人曾说:“荣誉就像玩具一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住它,否则将一事无成。”
其次要做到心与人同。要襟怀坦荡,与人为善,待人以诚,成事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古人云:“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亲必疏。”
第三要做到情与人同。人非草木,焉能无情?有同理心,同情心,善于发挥非职权影响,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才能形成千金难买的凝聚力、向心力。
第四要做到作风与人同。要体贴下情,内视反听,要善于听取各种不同意见,作风正派,为人正直。古人云:“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是很有道理的。
当然,学校管理要善与人同,但还要做到“善与人同”之中求“不同”。管理者应起到“不同”于一般教职工的作用,才能与广大教职员工求得共同,从而形成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