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和朋友去商场买东西,结账排队有两个小男孩,目测7.8岁的样子,正是淘的时候,超市的结账口与入口相邻,门口有一排排码好的购物车,两个孩子开始是各推一辆购物车相互追逐,后来觉的不过瘾,干脆俩人推起一整排购物车,几乎堵住了超市的入口,期间有位商场整理购物车的大叔多次劝阻无果,最后大叔不耐烦的抱怨句,这谁家孩子,这么讨厌!万万没想到就是这句话炸出了结账人群中的孩子家长!
这位女士非但没有教育制止自己的孩子,反而立马变身开启暴走模式,大声诘问大叔:“孩子不就是玩个购物车吗?怎么了?你的工作不就是整理这些购物车吗?孩子这么小,你就说他讨厌,对他以后心理没有影响吗?”叭叭叭叭说了一堆……
作为一枚旁观者我心里一惊,我一直以为孩子家长可能在里面购物,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门口已经影响了正常的商场秩序,影响了其他人的购物体验。如果你真的在乎孩子心理难道不应该在他最开始的时候制止他吗?难道不应该告诉他:如果不想让人讨厌你,就别去做那些让人觉的讨厌的事吗?
自妈妈发声以来,两个男孩就一脸惊恐的看着妈妈,他们可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熊孩子”只是在适当的时候需要你的提醒和帮助。孩子可能永远记得你在公共场合大吼大叫的样子,可能大叔那句“这谁家孩子,这么讨厌”对他的心理影响远没有你狰狞的面孔来的深远……
比孩子更应该被教育的其实是家长;
小孩子犯错很正常,甚至绝大多数的孩子小时候可能都是“熊孩子”,作为家长一定要教给孩子正确的行为规范,即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比如去游乐场玩要排队,餐厅里不能乱跑,乘车不能踢靠背等等……一旦她出现这些情况要立即制止,并告诉她:这是公共场合,你不能这么做,你已经影响到其他人了。而不是轻描淡写的嘴上说说:“宝贝,你别乱跑”,“宝贝,你别踢椅子了”。2岁半以上的孩子,你讲什么她大概都能听的懂的,会明白你的意思,懵懵懂懂的意识到她这么做可能是不对的。
小孩子在想要的事情上得不到满足,自然会有情绪,家长应该理解,要安抚他的情绪,但不要因为我理解你的情绪,就放纵你做不应该做的事。不要跟孩子当时讲道理,他听不进去的。比如孩子哭着闹着要吃糖,你要的做的是把糖拿走,并告诉他不可以吃,千万不要跟他苦口婆心的解释“呀,宝宝你不能吃糖,吃糖会长蛀牙~~~~”讲一堆,你放心,他听不进去的,他脑子想的都是“我要吃糖,现在就吃,赶紧给我!”道理是事后孩子哭够闹过冷静之后讲的,当下你要做的就是制止。有时候孩子甚至会故意犯错,他很聪明,他会试探你的底线,如果他犯了错误你不去管他,绝对会愈演愈烈。
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手心肉,尽管面对孩子的眼泪和歇斯底里很难,但,请务必坚持,因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大人的指导和关注,也是一个让你能够变得更好的过程,作为父母不要把教育子女的机会,将来留给别人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