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无常,事事无常。白也无常,黑也无常。让我们受苦的不是无常本身,而是想要无常的事物永恒不变。
老外在心理治疗中越来越多导入佛教的正念觉察。他们的观察和测试结果认为正念觉察可以提升关闭应急反应的能力,引发放松反应。就是让人生理上获得放松。
正念就是自我调节当下的觉知。不带预设概念和批判的迎接所有的体验,心怀好奇和慈悲,“如其所是”的接纳,觉知当下。
Dianel R. Gehart在《夫妻与家庭治疗中的正念与接纳》一书中说:
佛教从技术上讲是无神论。佛陀被认为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佛教不以信仰为基础,被认为是实证主义的,让他的追随者自己亲自去检验,不要去迷信,鼓励对他的教导研究。这种探索实验与当代心理学有更多的相似之处。
正念是不加批判的,持续的注意你当下的体验。关注你的呼吸和起心动念。愿意冥想的人可以从两分钟的正念冥想练习开始。
Gehart个人的使用原则是,在心理治疗中,采用正念特征练习结合到面谈互动中。正念为基础的干预方法更适合本身具有冥想倾向的人。如果你能静下来,对正念冥想又很接纳,那么可以直接练习正念冥想,改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
Gehart博士是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婚姻与家庭治疗项目的教授。她的研究领域和专长包括:后现代疗法、正念、佛教心理学、性虐待、心理健康复原、质性研究,以及家庭治疗与咨询中的教育。此外,她还研究过中文和藏文的原文佛教经典文献。
虽然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现在的尼泊尔),最早去取经的东晋时代法显和尚就发现佛教在印度衰落了,玄奘时代更甚。佛教在中国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
所以作为中国人,我们会对她说的正念非常熟悉,接纳起来容易。正念源于佛教禅修,是从坐禅、冥想、参悟等发展而来的。
为此可以制定正念自我关怀计划。
Gehart提到的正念冥想方法包括:
引导冥想
正念呼吸冥想
慈悲冥想
慈悲回顾一生
正念饮食:引导式冥想,在过程中正念地吃一颗葡萄干,葡萄或者巧克力,讲注意力关注到所有的感官。
站立/行走冥想: 引导式冥想,在站立以及行走时体验身体的感受。
冥想瑜伽伸展:做基本瑜伽伸展时,对身体的感受进行引导式体验,可以在教室的椅子上进行,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在开阔的空间进行。
冥想身体扫描:正念关注身体每个部分,不尝试放松或做任何改变。
对冰块(痛苦的感官感受)正念:握着冰块进行引导式正念体验,正念观察头脑对轻微疼痛的反应。
正念倾听:这是一个户外练习,鼓励参与者正念注意我们日常环境中的噪声。
日常活动的冥想:正念地投入到普通的日常活动中。
三分钟呼吸空间:这是来自正念认知疗法的一个简短冥想,帮助个体在繁忙的一天中重新找回他们的焦点感和中正感。
减压观想:在这个观想练习中,充满压力的情景被缩微成能够管理的大小。
这是西方人对佛教坐禅冥想的理解和尝试。
经过在中国千年发展演变佛法中的禅修打坐已经变得非常精妙深刻。正念冥想只是入门观想的一个法门。佛说修为方法分有为法和无为法。一切有为法都有到底的时候。有为法有些是佛法,有些是佛法和外道的共法。无为法则为佛法的正法。
无为法,无修,无证,本来如是,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在这一点上,当代心理学的理解是对的--佛教从技术上讲是无神论。
但是,真的没有法,没有修,没有证吗?不是。无为法就是法,就是修,就是证。证得无为法便是证得涅槃之果,成佛。而涅槃毕竟无果也无佛。真正的大法,无上大法就是无为法,说一句无为法已经落入有为了。说也错,不说也错;定也错,不定也错。本自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