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曼有一本书叫发现的乐趣,书中写到两个费曼小时候的事情,很有启发性:
我们家有《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父亲就常常让我坐在他腿上,给我读些《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比如说,我们读关于恐龙的部分,书上可能讲雷龙或其他什么龙,或者暴龙,书上会说:“这家伙有 25 英尺高,脑袋宽 6 英尺。”这时父亲就停下来,说:“我们来看看这句话什么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假如它站在我们家的前院里,它是那么高,高到足以把头从窗户伸进来。不过呢,它也可能遇到点麻烦,因为它的脑袋比窗户稍微宽了些,要是它伸进头来,会挤破窗户。
费曼说:凡是我们读到的东西,我们都尽量把它转化成某种现实,从这里我学到一个本领——凡我所读的内容,我总设法通过某种转换,弄明白它究竟什么意思,它到底在说什么。你看,我小时候就习惯了用转换的方法读《百科全书》。想到院子里有个那么大的动物,这真的让人很兴奋,也很有趣。当然,我不会害怕真的会有那么个大家伙进到我的窗子里来,我不会这么想。但是我会想,它们竟然莫名其妙地绝灭了,而且没有人知道其中的原因,这真的非常、非常有意思。
另一个例子 是马车中的球 http://api.boxfish.cn/share/wechat/video/31903/687a78b1-37bf-4980-a5f9-8320cb36ca77?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一个伙伴对我说:“嘿,看那只鸟。那是什么鸟?”我说:“我对这种鸟一无所知。”他说:“这是褐喉画眉”,又说,“你爸爸什么也没有告诉你。”但事实恰恰相反,我父亲当然教过我。看着一只鸟,父亲说:“知道这是什么鸟吗?这是褐喉画眉;但是在葡萄牙,它的名字是……在意大利,名字是……”,他说, “在中国,名字是……在日本,名字是……”等等。“喏, ”他说,“各种语言中你都想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但是当你知道了所有这些名字之后,你其实对这鸟还是一无所知。你所知道的,仅仅是不同地方的人怎么称呼这种鸟而已。现在,”他说:“我们来‘看’这只鸟。”
通过这些事,父亲教导我:要去“观察”事物。有一天,我玩一种叫“快速马车”的玩具,那是个小小的马车厢,外围有一圈扶手,以便孩子们推着玩。车厢里面则有一个球——我记得——里面有个球。在我推车厢的时候,我注意到那个球的运动方向,我于是跑去对父亲说:“爸爸,我注意到一个事:当我向前推马车时,球向车厢的后壁滚;我继续推马车,然后突然停下来,这时球向着车厢的前面滚去。”我问:“为什么这样呢?”父亲说:“没人知道为什么这样,”他说,“运动着的东西,总是试图继续运动下去,而静止的东西,总是试图继续静止下去,除非你用力推它。这是个普遍的原理,物体的这种倾向叫做‘惯性’。但是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这样。”你看,这就是深入理解——他不告诉我一个东西的名字,知道一个东西的名字和了解这个东西是很不一样的,他知道其间的区别,而我也在很早的时候就明白了这个区别。(下面的图片,看到这里我几乎热泪盈眶,将来我也要这样引导我的孩子)父亲接着说:“如果你再仔细看,你会发现,并不是球冲向车厢的后壁,而是车厢的后壁被你推着冲向球。那球仍然静止不动,或者说得更准确些,由于有摩擦力,球开始被带着向前运动,而不是后。”我赶紧跑回小车,把球重新放好,我一边从下面推车,一边从旁边观察。我发现父亲确实是对的——我向前推小车的时候,车厢里的球从来不向后动。相对车厢而言,它是向后动了;但是相对于人行道,它实际上是向前移动了一点,是车厢带着它向前的。这就是我父亲教育我的方法,他用那些事例和相关的讨论教育我,这里没有压力,只有极可爱、极有趣的讨论。
下面来说一说费曼技巧:
1、找到一张白纸
2、在白纸上将最重要的概念,流程写下来(在一本书中我们需要去选择)
3、想象将给一群人讲授这些概念,将如何去讲,如果有卡壳的地方,回归回去学习。
4、简化,用自己的语言去阐述这个概念,可以用类比、比喻、故事等方式去延伸。
如网络一般的知识应当分而化之,化为小的知识块,逐个应对。否则单个知识块的缺失将影响整体的理解。
所以费曼的思想是保持好奇心,回归本质,找出问题要害所在,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费曼技巧在于强迫自己通过严密的知识推演,找出当前的知识缺陷。这种主动学习的方式才能调动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将知识实现内化。
学习的技巧有很多,如下面两种,都跟费曼技巧有相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