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感悟: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灵魂与肉体融为一体,能永不分离吗?聚合精气归于柔和,能像婴儿一样吗?洗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就能顺应自然吗?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坚守住宁静吗?通达四方能不玩弄权术和心智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滋养万物不居于主宰地位,这就是最高深的“德”。)
老子以反问的形式列举了几种使心达到“无”然后再进行处理的事情,讲述了扫除杂念修“道”的方法和过程。
凡在实际中出现东西,就需要存在的空间。为了让种种东西能成为自身的一部分,首先需要让心“空”起来,也就是达到“无”的境界,然后让种种东西在心中有序的排列起来。“无”的境界与宇宙产生前的境界在逻辑本质上是一致的。
修炼道德功,目的在于使灵魂合二为一。修道养育灵魂,在于开发潜意识;修德以育灵魂,在于培育显意识。人不修炼道德功,就会以自我为中心,认识问题必然带有局限性、主观片面性。
就国家而言,国家是由国土、被统治者和统治者组成的。统治者脱离了人民的制约和监督,是“国之贼”;人民脱离了统治者合乎“道”的管理和指引,就会陷入无政府主义的混乱状态,只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同心同德,国家才能健康发展,否则国家就会处于动乱,最终导致国破人亡。
治国、治身都必须扫除大脑中的一切私心杂念,在道境之中直观道体,体悟世界的本质和规律,遵循客观规律施行法治,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无所不为的成果。
从“载营皖抱一”到“明百四达”,境界是逐步提高的。道德境界和自需要是同步的,“玄德”表明自身需要与道合一,是德的最高境界,具备了玄德,也就具备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