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2年从故乡到济南发展,特别是前十年在媒体工作期间,有机会结识了几位担任省级领导职务的领导同志,老领导们尽管日理万机,但是他们在一些生活细节中的缜密和人生的高屋建瓴、生活情怀,不仅仅给了我巨大的启示,并成为我这些年生活、学习、处世的参照,受益无穷。
1、林书香副省长赠送书法作品:
林书香在担任副省长之前做省计划委主任的时候,就已经是知名书法家,担任副省长之后,对书法的造诣日深。我当时在《联合日报》工作,在一次采访他的时候,委婉表达了自己喜欢求幅墨宝的想法。没有想到他爽快地答应了,让秘书留下我的电话。过了两天,秘书通知我,林副省长写好了,让我去省长办公室拿。我非常高兴,当即前去省政府。林副省长给我的是他的代表性作品【孙过庭书谱】,写在8张荣宝斋16开宣纸信笺上。他对我说,因为是行草,担心我有的字不认识,就用铅笔在同样的宣纸上用正楷写了一遍。
拿回来之后,我请装裱师把8幅16开信笺纸裱成一幅横幅作品,精致、典雅,丝毫不见衔接痕迹,完全是一幅四尺对开横批作品,成为我的珍藏作品之一。
这件事,始终深深地影响着我的处世和治学观。他当时不仅仅已经是知名书法家,而且担任主管经济的副省长,但是对于这样一件小事,却这样缜密、细致。
2、王玉玺副省长的谆谆教诲:
王玉玺是具有全国影响的书法大家,在担任我的故乡济宁市委书记之时,书法就已经非常知名,我对于他也是仰慕已久。在他从副省长之位转任省人大副主任的时候,我们有一次在一个书法展上相遇。恰好主办方安排我陪同他看书展。他听我说话是济宁口音,就问我家是哪里。我说是济宁市的嘉祥县人,他的话题立刻就转到了济宁,说他在济宁工作了16年,并问起几位当时在嘉祥县任职的老领导,我们的距离也一下子拉近了。
我们边参观,边聊天,我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当面请教的机会,问书法方面的一些问题。他告诉我,学书法有三个阶段,临帖、默贴、出贴,并详尽阐述他对每一个阶段的观点,这给了我书法方面巨大的启示。
我当时特别从手机上找出自己的几幅书法习作,请他指点,他很认真地看完,并一一点评,告诫我说:可以写自己的作品了,要独树一帜,写出自己的别具一格。这话,成为我这几年学习书法的方向。
3、苗枫林部长的“九桐斋”:
苗枫林曾经担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和省人大副主任,是山东担任领导职务的领导当中知名的学问家,儒雅、学养、文章都非常知名。在他担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的时候,我有一个机会得到他的邀请,与几位作家朋友一起到他的家里去。
到了他的家里,客厅书房都很宽大,我看到他的客厅里写着“九桐斋”三个字,心想这一定是他的斋名,但是不明就里。部长看出了我的疑惑,以他著名的儒雅表情,对我们说:他是借用宋建副总理书斋“九藤斋”之意,给自己的书斋起了这个名字,没有别的,就是自己的院子里有9棵桐树,故名。我们恍然大悟,也立刻被部长的情趣所感染。
我至今记忆深刻的是,在部长家里,他对我们说,他有一个考虑多年的想法,在山东建一个“诸子旅游线”,【孔子、孟子、曾子、墨子、孙子】,这些圣贤都是山东人,故乡相距都不远,完全可以建一条线路。我当时感觉这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想法,而且操作也不难。
这些细小的故事,都过去了很长时间,但是,几位老领导的生活情怀、人生趣味、学养造诣、待人接物,却成为我珍贵的人生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