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聊两个故事。有预测命运的密码。
最近,有两个事件颇为刺目。先是服务员用开水泼烫顾客,后有顾客用火锅泼烫服务员。静静想想,满满的都是戾气。素不相识的人能“有什么仇什么怨”?
事后据称,拿开水烫别人的当事服务员很后悔,表示自己一时情绪激动,冲动之下做出了不可挽回的恶劣举动。我们不知道真实情况,也不能武断地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个暂且不论。总归,伤害别人是不对的。
追根溯源,天空飘来两个大字“偏执”。偏执是个什么东西?实际上,就是过于执著于自我,沉迷于自己的逻辑不能自拔,以至于思想和行为走偏。
好吧,现在好好说话,那就是:我是对的,你不明白,你不理解,你有毛病,我非要这样不可。这是一般程度的。严重的就是:你这个杂碎,我要灭了你。
换句话说,就是太把自己的事当回事了,以至于被自己的思路困住了,自己把自己囚禁了,结果就是自己给自己上了刑罚。当他不能承受这种压力和刑罚时,就会选择一个出口释放出去。本质上,是个挺可怜的事情;表象上,却做出了挺可恨的行为。
有句话叫做: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反过来说有时也合适: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他执着于自己而痛苦,不是可怜吗?
当事人和对方素昧平生,却能使出“泼烫”——这种在古代也能算得上是“酷刑”——的狠招来。其背后的逻辑,和那种在路上开车,遇到不满的司机,冲上去逼停后暴揍一顿如出一辙:有什么东西压抑了他,不断累积着负面能量,终于在一个点上爆发了。
现在这样的新闻,几乎经常上演。而同样情绪失控的例子,在我们身边也时有发生。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可能更多地是“轻微失控”或者“轻微偏执”的案例。
早上,一位开车的老太太在小区大门口,她跟着前面的车走的比较快,道闸杆已经竖起来了,但她可能是觉得自己没有打上出入卡,然后停在杆前下车,皱着眉头走回来两步再打门卡。
当时,她就停在道闸杆下,完全可以继续前行,门卡的作用只是开杆。我寻思了半天,觉得最大的可能就是,这个老太太比较认真,她“非得打上卡不可”。
我觉得,这多少有点偏执(自我执著)的味道。这么一件小事,我也能寻思半天,我也是醉了。当然,我一直都承认自己有时也比较偏执。
偏执这个词,容易被人误解。实际上,就是过于执着于自我。生活中,执着于自我的常见表现就是“偏见”:陷在自己的世界和思路里,听不得别人的意见,看不到生活的多面。
欧阳修有一篇论章《本论》。这是一篇从本体论上反对佛教的文章,主要观点是中国政治文化从根本上坏掉了,也就是礼崩乐坏,才让佛教乘虚而入,并提出“礼义者,胜佛之本也”。
在反对佛教上,欧阳修比唐朝的韩愈走得更远、立论更深,他认为“千年佛教贼中国”,以辟佛为己任,立志恢复儒家道统。且不说欧阳修心目中的佛学和真正的佛学是不是一回事,他心目中的儒学和真正的儒学是不是一回事也需要大量的论证。
当然,这非我辈力所能及。我们还是看故事、看热闹吧。看欧阳修是怎么做的:他使用了很“霸道”的手法对佛教进行攻击,以至于走上了“为反佛而反佛,为自我目的而反佛”的“邪路”。
喻汉文先生在《历代名人与佛教》中这样叙述,欧阳修在编《新唐书》时,利用对佛教的态度为标准评论皇帝,对反佛的唐武宗以同情、赞赏的口气;反之,凡是支持崇拜佛教的皇帝,他一概斥之为“庸主”,就连千古一帝的唐太宗也被说成是“中材庸主之常为”。
喻汉文先生说,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后来有一天,被贬到滁州后无聊、抑郁的欧阳修访问了云门宗的庐山圆通居讷禅师,意欲与居讷较量,借以宣泄反佛受挫之苦闷。
居讷禅师非常精彩地剖析了唐朝韩愈受挫之原由。一是,指出儒释道三教融通,佛教更胜一筹;二是,陈述韩愈排佛的实质,借排佛之名行排外之实,小家之气;三是,说明韩愈失足之关键,唐宪宗乃中兴之君,不去匡扶,却以排佛哗众邀功,自诩孟子之拒杨墨,沽名钓誉。观其所为,必招其果;四是,最后指明欧阳修受挫之由,今当(宋朝)太祖太宗开国,真宗、仁宗勗继,异时而动,焉有不受挫之理。
史料记载:修大惊赧,为之谢曰:“修胸中已释然,将何以见教?”师曰:“佛道以悟心为本,足下屡生体道,特以失念生东华为名儒,偏执世教,故忘其本,诚能运凡圣平等之心,默默体会,顿祛我慢,悉悔昨非,观万事之本空,了生死于一致,则净念当明,天真独露,始可问津于此道耳。”
欧阳修肃然心服,当即留东林寺参悟。其后回到朝廷,再也不谈反佛之事,反不时致信居讷请教军国大事。最后皈依佛门,潜心参禅,息心危坐,还自号“六一居士”,将所出书集取名为《居士集》。
欧阳修以“本”立论,反被居讷禅师驳倒,反映了其“本论”之偏狭、观点不通透,只计一点,目无其余。
同为“唐宋八大家”的韩愈也有过类似经历。欧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仍不免于“偏颇”。庸碌如我辈者,何能免俗?
王阳明先生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我等凡辈,时时心猿意马,偏颇乃至偏执更是家常便饭。可这个心动、意动时刻在影响着我们的人生,甚至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命运走向。
观今日所作所为,可测明日后果结果。命运的钥匙在哪里呢?如何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有学者曾经找了几组人,专门做过实验。结论是:内心有恐惧的人,会觉得周围的人看起来很凶恶;心怀愤怒的人,会觉得周围的人都有很多错;非常平静快乐的人,觉得他同组的人都是天使。
也就是,你的心是什么样子,你眼中的世界就是什么样子。居讷禅师就是让欧阳修不要偏执,要去掉“傲慢心”,才能还原世界原来的样子。
荣格说:我们所看到的外在世界的每件事,其实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反映。克里斯多夫说:如果你想一窥自己的宿命,只要你看看你的心态就可以知道了。
今天走在路上,看到一个工人坐在路边树荫下,正在捧读一本圣经。画面里,朴素的衣着和外貌,却有着安静而美好的力感。
可能有人会说,宗教是麻醉剂,他是在麻醉自己。我想问一句:清醒的人儿啊,你幸福吗?(声明:我不是某电视台的),你真的懂他的追求、他的心灵吗?你真的了解宗教吗?盲目相信某样东西是迷信,那盲目反对某样东西也是“迷不信”——另一种同样武断的迷信。
有前人说过,每次科学征服一个新领域、攻占一个新高地时,都发现宗教早已在那里等着了。看到这句话时,我不禁陷入了深思……lalalalala
我的理解是,宗教与世俗的契合点就是哲学思辨,就是心灵问题,就是精神追求。或许,物理学的两大理论“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最后将在对心灵问题的解答上得到统一,人类将由此进入全新的视域。
托尔斯泰说,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都有一样的幸福。这说明,幸福是有密码的。这个密码和阶层无关,却与心灵须臾不可分离。
越执着自己,距离自己越远。
越放下自我,拥有自我越多。
这就是命运的钥匙。
这就是预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