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出自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改编的同名电影《城南旧事》。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描写了六岁女孩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个胡同里生活时发生的故事。胡同口有一个疯女人秀珍,据说她和一个大学生相爱,但大学生回到老家便没再回来。秀珍生下的孩子小桂子被秀珍的父母送走。从此秀珍变得疯疯癫癫。
英子还有一个好朋友叫妞儿。妞儿说自己是被人捡来的,在家常常遭到父亲的大骂。英子发现秀珍和妞儿长得很像,而且妞儿的脖子后面有青记,英子记得秀珍说过自己的孩子也有块青记。于是在一个雨夜,英子帮助秀珍带着妞儿去找妞儿的爸爸,结果秀珍和妞儿被火车压死。人们纷纷议论疯女人拐卖儿童,英子也差点被拐走。
英子发了三天高烧,父母带她搬家。英子家里的保姆叫宋妈。宋妈为了生计,把两个孩子留在老家到英子家做乳娘。宋妈的丈夫在老家赌博,他们的女儿被他卖掉,儿子也在饿肚子去找爸爸的时候掉到河里死掉。宋妈得知这一切后以泪洗面,但最终还是跟着丈夫回到老家。英子的妈妈告诉英子,明年这时候宋妈家里又会添一个小宝宝。
英子的爸爸去世后,英子觉得自己也长大了。(小说里还有兰姨娘和供弟弟上学的小偷的故事。)
1950年是台湾文学上女作家纷纷登场的时期。林海音就是台湾女性文学打开其序幕的1950-196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对林海音文学的研究,通常是从儿童文学和女性文学的观点进行了分析。
长期以来,对故乡和家庭的爱恋成为文学作品的主要素材,特别是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心怀乡愁,寻找故乡的人类本能衍生出的题材更加引人注目。有着在两岸生活经历的林海音文学中,凸显出这种归乡意识。即她对无法回去的北京的思念,表现为作品中主人公对“家”的爱恋。
林海音在以北京为舞台的自传性小说《城南旧事》,以及《在胡同里长大》中都表现了她独特的乡愁意识。要分析她这种乡愁意识的形成原因就不能不提她的成长背景。林海音1918年出生于日本,1921年随父母回到了故乡台湾,但为了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1923年全家搬到北京。直到1948年再次回到台湾为止,林海音在北京度过了25个春夏秋冬。
林海音的疏离感分为两种。在北京居住的时候,林海音不是北京人,她们是背井离乡之人。然而回到台湾后,因台湾局势的不安定,又引发她另一种孤寂,即台湾人的身份认同问题。1948年数万万从大陆迁徙到台湾的中国人没有想到两岸会从此隔离,台湾人的身份变得尴尬。因此无论在哪里,林海音都感到一种“异乡人”的疏离感。而她的乡愁所对应的城市-北京,作为重要的空间在她的作品中反复出现。无论是代表作《城南旧事》,还是长篇小说《婚姻的故事》,主人公们都渴望回到北京,永远思念北京。
Frederick MaCubbin的「Lost」画了一个迷路的小男孩在森林里掩面哭泣。林海音说真希望可以把这个男孩子从画中领出来,送他回家。她的女儿夏祖丽安慰她说这只不过是一幅画而已,有些人喜欢流浪,会故意离开家呢。林海音表示无法理解,她说:“为什么会有人愿意离开家,我绝不会做这种事情。” 对于林海音而言,“家”是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都不能离开的空间。
《城南旧事》里的宋妈,《周记本》和《继父心》里的主角们,在林海音的作品中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大人还是儿童都无一例外的需要一个完整的家庭。林海音小说中的主人公们,渴望完整的家庭,并想保护家庭,或许我们可以认为林海音对北京的归乡意识,在大部分作品中表现为主人公们对“家”的执着。
1983年,由吴贻弓导演改编的电影《城南旧事》在中国内地上映,引起轰动。1960年发表的《城南旧事》一直占据着文学经典的位置,至今被读者所热爱。《送别》为电影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