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普通观众如何辨识上乘的表演(科普篇)
“演技炸裂”、“戏骨”这种俗词,真的的被用烂了。烂到已经失去界定的功能,成了个摆设。国内影视剧制作受到资本的主控,在大数据的席卷之下,流量比质量更能得到资方的认可。流量演员当道,来来往往,花开花谢,往往没留下几个像样的作品,赚够了钱就歇了。我们作为观众呢,除了剧情是否吸引人之外,最能勾起我们观看欲望的,恐怕就是自己喜爱的演员了吧。
注意力是创造价值的本钱。我们作为观众,既然愿意把成块的时间投入到追星追剧追电影上,自然希望在娱乐的同时,或多或少得到些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抒发。追求审美上的满足感,高质量的输入是刚需,而在输入之前,我们需要懂得如何辨认优劣。
梅姨今天就结合观剧的需求,从专业的角度分享一下,作为普通观众如何辨识上乘的表演。
Level.1——直观感受
人性相通,是我们与他人共情的基础。作为观众,我们很多时候会放弃部分理性判断,乐于放下戒备,与角色精神同游。这种情况下,我们便处于生理性的辨识的阶段。梅姨强烈建议,任何对演技的判断,第一步请忠于你的直观感受。
梅姨试着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总结一下:
*如果演员的表演让你觉得舒服,那么他/她的表演至少是自然松弛的。
*如果你觉得说不出的难受,那么他/她的表演至少是做作僵化,角色心理和行为逻辑的说不通的。
怎么判断舒服呢?就是不跳戏,能够很投入的与角色共情。
怎么判断难受呢?衡定的标准之一就是跳戏。你会跳出沉浸状态,且伴有一定程度的肌肉紧张,如皱眉、撇嘴、端肩等。 梅姨常常会不自觉地摇头翻白眼儿,以此来表达双眼被污浊之物所侵袭的不适感。
以上,是针对那些轻松挂的观众朋友,不想过分用脑针分析,只想专注追剧。但是,又想对自己喜欢的演员做出些理性判断,那么,忠于直觉,不时地跳出一下,内观自己的感受,答案自然浮现咯。
有朋友可能会说,演员演得不好,和剧本有很大的原因。这个没错,而且这种问题比比皆是。但是呢,演员的工作,其中就包括把一切不合理的部分合理化。这里所指的合理化,不是大幅度改变剧情和台词来适应自己的逻辑,而是通过二度创作,把人物的情感和行动逻辑理顺,用脑、用情、用心来填补剧情中的空白。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演员得调动自己的一切能力,在头脑中营造一个自洽的世界,得想明白你是谁,你在干嘛,为什么干,有何焦虑、为何非要折腾等,这都属于案头分析工作。其实呢,现在的很多演员,尤其是流量演员,根本不会去做案头,能把词背下来别耽误拍摄就算是至高要求了。这种情况,能演好是没有可能的。除非喜欢他们的人,带着滤镜,硬着头皮非说好。这玩意儿各花入各眼,自己高兴就好。话说回来,其实没有演员愿意接烂戏,但是这事儿大概率很难避免,咱们这工业水平也就这样,其实谁谁都不太行,只能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努着劲上才有希望出好东西。所以呢,要是谁家爱豆能力或态度有点问题,护主心切的粉丝老往外甩锅,其实还…挺幼稚的…
Level 2—技术层面
如果从技术层面谈演技的话,内容庞杂,基本可以说上三天三夜。所以呢,今天只谈台词中,最能体现基本功的两个方面:台词的规范性与技术处理。台词是最能体现演员技术水平的一个层面。可以说,台词不过关,其他各方面再好,都是要打折扣的。
语言的规范性
大多数的影视剧作品,演员使用的是经由生活化处理的标准普通话。这个是入场券,这个问题没解决,戏路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然而,想王宝强属于非典型的成功案例,河南口音就是他的Identity。他的厉害之处在于成功的将短板变为创作利器。对大多数演员来说,普通话真的绕不过去,祭献出“蚂蚁竞走了十年了”这等现象级表演的女明星,如果以演员的身份来要求她呢,又实在是为难她。那么就在选角上给自己画好线,洋派的青春美少女都比较适合,农村、古装、历史剧碰都不要碰。
往下说一层,生活化处理的分寸其实很重要。多了,就会显得台词水。少了,就会非常不自然,参考新闻播音腔。这个只能依据剧本和角色来定,时代背景不同,语言风格都需要调整。
还有一部分影视剧作品,要求演员使用方言进行人物塑造。把方言说的标准,成了演员最大的考验。有些非常好的演员,也会卡在这里,表演倒是不差,但说出来的方言不伦不类,当地人不看字幕都听不懂。不好的就不提名字了,一抓一大把。正面的参考有:巩俐《秋菊打官司》(陕西话)、张国立《手机》(四川话),斯琴高娃《大宅门》(北京话)等。
语言的技术处理
这部分内容着实很多,咱们今天就谈最重要的重音和停顿。
重音大致可分为逻辑重音和情感重音。
逻辑重音,就是演员通过逻辑推断,利用重音在语句中的位置,清晰地表达出潜台词。
举个栗子:我想和你在一起。
处理一:我想和你在一起。
强调主语“我”。潜台词:是我,不是别人想和你在一起。
处理二:我想和你在一起。
强调宾语“你”。潜台词:除了你,不想和别人在一起。
处理三:我想和你在一起。
强调动词词组“在一起”。潜台词:我不想和你分开。
逻辑重音的处理,关键是要分析上下文,找出每一句台词的真实含义。如果演员说了一句词,你没明白什么意思,十有八九就是逻辑重音出错了。
情感重音,是演员在一句台词中选择情绪浓度最高的位置,进行强调处理。这个是点睛之笔,用好了漂亮,用不好就是没有节制的咆哮。一来情绪就狂喊狂喷口水,就属于没有控制,约等于没有处理。
处理重要的方法有很多,绝不仅限于重读,通过语调、气息、停顿、节奏的变化都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这玩意儿,咱以后细唠。
停顿分为逻辑停顿、语法停顿和心理停顿。
逻辑停顿,多见于长句的处理,通过对意群的划分,把长句划分为短句,方便观众理解句意。有些演员碰到长句子,除了一口气说完之外,就没别的招了,大多是受限于能力,不会别的招儿,能把词说完就算胜利了。当然,周星驰式的特殊处理,不属此列。
语法停顿,就是对标点符号的处理。利用对逗号、句号、省略号、感叹号、问号、破折号等的相应处理,起到表达语义和揭示情绪的作用,能为人物的语言增添很多色彩。如果你感觉演员的台词处理非常的平,既没有节奏上的变化,也没有情绪上的波动,那基本上他/她就没搭理标点符号,光忙着背词了。
心理停顿非常高阶,对演员和导演的配合有要求。很多作品出来缺少值得回味的空间,很大原因就是缺少了表演中的“留白”。说个正面参考吧,丹尼尔·戴·刘易斯在《血色将至》中的表演,心理停顿用得娴熟极致,让梅姨瞠口结舌。当然了,这和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美学追求极大相关。Anyway,这部电影十分经典,丹尼尔·戴·刘易斯的表演更是经典中的经典,是所有演员就业后接受再教育的学习素材。
Level 3—艺术层面
到了这一层级,市面上98%的演员已经被筛掉了。这2%的精华比拼的就是全方面的修养了,比如生活阅历、文化修养、审美水准等等。这些人已经不屑于把玩技术,而是达到了探讨和表现“人性”的层级,这才是真正的表演艺术。
到了艺术的层面,就没有定论可言了,对美的感受各不相同。梅姨以自己的审美为依据,亮出三大标杆,为各位提供参考,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人物
简单的说,维度越多,人物越丰满。好的表演,就是你相信他/她就是这个人,演员的身份已被完全隐去。甚至在多年以后,你看见他/她的第一印象就是那个人物。像“安嘉和”、“容嬷嬷”、“白景琦”、“李云龙”都是塑造地非常成功的角色。
更高阶的表演艺术家是这样的:他/她在你头脑中的印象是复杂且模糊的,你很难将其对应于任何一个塑造过的角色。他/她塑造的每一个人物都令你信服和着迷,仿佛他/她只存在于角色中,那是你们精神交流的唯一通道,像伊丽莎白·于佩尔,丹尼尔·戴·刘易斯都属于这类顶尖选手。
情感
情感越细腻入微,越为上佳。好演员具备提炼和糅杂复杂情绪的能力,他们所表达出的人物情感,绝不会是单调的喜怒哀乐悲恐惊。他们能够做将多种情感重新配比和调色,并在反复拍摄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情感的浓度。这是兼顾理性和感性的创作活动,是难度最大的表演环节。
如何辨识演员的情感处理是否到位呢?
很简单,直觉又来帮忙了。
首先,你是否和人物在情感上同步,达到感同身受的程度;其次,观看结束后,你是否仍为人物的命运而感动,并不由自主地回味,并联想起自身的种种经历。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演员在情感上的处理,完成分起码在及格线以上。
意外惊喜
惊喜的表演多来自基于充分准备后的即兴发挥,对于演员来说,实属可遇不可求的高光时刻。拍摄现场常常状况百出,对手演员的配合也难以预料和控制。有经验的演员,非常懂得利用这种不确定性,让自己的表演更为生动。他们不会反复的排练,也不会把台词背到一字不落,他们懂得在有限空间内,为创作拓展可发挥的空间。但前提是,他们在拍摄前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研究剧本和人物,所以每一次临场的选择,都是在正确方向上的肆意驰骋。
观影过程中,我们偶尔会被某一瞬间击中,鸡皮疙瘩起了一身,相信自己的生理反应,高光时刻出现了。这种意料以外的惊喜,很有可能就是演员在表演中带有确定性的放手一搏,且搏来了好的结果。
既然前文推荐了《血色将至》,丹尼尔·戴·刘易斯塑造的Daniel Plainview如此成功,很大程度是建立在这种连连不断的意外惊喜上的,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长镜头调度,极大地彰显了丹尼尔·戴·刘易斯的表演优势。
总结
梅姨写这篇文,意图很简单,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对“演技”形成自己的判断,依靠直觉和理性,而不是被舆论带着走。对于演员演技的讨论和分析,会在后续的文章中,慢慢丰富和加深。如果你有感兴趣的演员,想听梅姨针对演技解读一番,请在评论区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