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语文?怎么教语文?这是长期以来萦绕在我脑海的两个问题,作为语文老师好像应该很清楚答案,但是我无法说服自己给出明确的答案。仔细观察身边的同行,不难发现他们也和我一样有着同样的疑惑,具体体现在我们的课堂里:一篇课文拿到手,应该怎么教?听说读写的训练怎么落实到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去?老师们的滔滔不绝孩子们能听进去多少?繁琐的分析好像始终体现不出语文的韵味,课外阅读怎么切实有效地开展……迷茫中,我们的每一节课讲了许多,学生练了许多,但是作业中反复出现的错别字,阅读理解中牛头不对马嘴的回答,习作中文不通字不顺的表达,展示给老师们最残酷的事实:学生的语文水平还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突飞猛进,我们的辛勤工作并没有起到想象中的效果。
怎么办呢?这两个问题在看了《温儒敏论语文教育》这本书后,我找到了一些答案。
首先,什么是语文。
课标中明确地说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不难看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是“语言文字运用”“综合”和“实践”。具体到各个年级阶段,低年级的重点是识字写字,理解少量的词;中年级注重理解词句,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效果,能理解段落大意,注重的是“句段”,而不是“篇章”;高年级在学习叙事性作品时,只要求了解梗概,简单描述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就可以了。
纵观我们的语文教学实际,不难发现,现在各个年级都存在“提前”的通病:低年级老师开始拼命地带领学生理解、分析课文,识字写字教学往往蜻蜓点水,孩子们握笔姿势、写字姿势普遍不正确,笔顺掌握不清,错别字连天;中年级老师指导学生去关注整篇文章的结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写出成篇成篇的优秀习作;高年级老师开始用初中的要求与方法教小学,进行繁琐的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分析,动不动就要求学生说出什么“人生意义”的启示。这些都是违反课标精神的。
语文课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同时把文化修养、精神熏陶自然带进来即可,切不可给人以“教化”的感觉。一节课下来,要有把握得住的“干货”,“干货”是什么,我觉得是方法,学习语文的方法。
语文学什么,当然离不开听说读写。
听说读写,哪样最重要?阅读最重要。当然,写作、听讲和说话交流能力也很重要,但比不过阅读能力。孩子们日后成为公民,要谋生,阅读能力是用的最多的。语文课最要下功夫的就是阅读,是书面语言的学习。
所以,应该怎么教语文呢?首先得从抓阅读入手
首要的,老师们应该教给孩子们阅读的方法。结合自己的阅读实践,并不是每本书、每篇文章我们在读的时候都是精读的,有时候会浏览,有时候会跳读,有时候甚至只是看个标题而已。然而,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却忽视了这一点,每一篇文章都在进行着精读的训练,忽略了其它读书方法的传授和训练。比如默读、浏览、快读、跳读、猜读等等。
有的孩子不会默读,做不到不动唇、不出声。不会默读就读不快,那么多的书都振振有词地读完,该有多累呀!浏览、快读也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我们也要教给学生。课堂上,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训练,比如先让孩子把食指放在这一页的中间往下滑,滑动的速度要比自己阅读的速度快一些,这样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信息;比如,限定时间让孩子们默读,读完后交流收获,久而久之默读的方法一定会慢慢掌握了。只要老师们做个有心人,将精度和其它读书方法结合起来训练,学生自然会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
更重要的,我认为是通过语文课的教学,让孩子们养成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成为孩子们终身的生活方式。如果一位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不管考试有多好,但缺乏阅读兴趣,那这样的老师是失败的。语文的本质就是多读书。
我想起自己近三年的教学中,要求孩子们一个星期至少读一本书,本以为这样的要求学生难以达到,但事实上他们的阅读量远远超过了,最多的孩子一个学期二十个星期左右读了43本书,平均一周读两本。永胜中心校的那一届六年级,上学期读书考核中石钰鑫读了34本,全班第一。当时黄振宇就表示下学期他一定要超过这个数字,毕业前夕他很开心地告诉我他完成了自己的读书计划。所以,我们不必担心孩子们没有时间阅读,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后,时间自然而然地就有了。
让孩子爱上阅读,语文老师首先要成为读书的种子。一个不读书的语文老师是很可怕的,一个只读教参的语文老师是无法带领孩子们去领略语文的魅力的。言传身教,让孩子在老师无意中、无形中散发出的“书香”中爱上阅读,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让孩子爱上阅读,老师要尊重学生的语文生活,在教给孩子们阅读的方法之后,应该放手让他们去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老师应该少一些阅读的要求,多一些阅读经验与感受的引导。不能让孩子的阅读有负担,激发、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才最为重要。
在阅读的过程中,阅读考核、评价非常关键,一方面可以掌握学生的阅读状况,更要紧的是可以促使孩子不停地读下去。平常孩子们读完一本书,我会让他们在四人小组里考核,考核过关后进行记录,每读十本书,我会奖励他们一张作业免写卡。当孩子们乐滋滋地拿到免写卡后,读书的劲头更足了,好像是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努力的甜蜜。
阅读的交流是鼓励孩子们进行创造性理解的最佳途径。一本书读完,孩子有多少收获呢?这是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这也应该是语文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当然,阅读不应该功利,但是通过交流孩子们或许可以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从而开拓思维。每周一的第一节语文课,都是我和孩子们进行阅读交流的时间,每个人都跑到讲台来分享上周阅读的收获。有的孩子可以侃侃而谈,讲得根本停不下来,这是阅读基础比较好的孩子;而有的呢,第一次上讲台或许小脸憋得通红蹦不出几个字来,但是渐渐的从一句话的收获可以说到一段话的感受了。在这个过程中,我能感受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这成长是阅读带给他们的最棒的礼物。
当然,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是只要让孩子觉得阅读是“快乐至上”的,是“优雅有趣”的,那么他的阅读行为就会持久下去,从而成为陪伴终身的生活方式。
读书养性,写作练脑。写作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可以使我们的大脑更清晰,更有深度,更有创意。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还应该培养孩子写作的兴趣和习惯。
坚持让孩子们写随笔这件事我也坚持做了好几年了,唯一的要求就是“写起来”,至于字数、内容没有任何的要求。刚开始,特别是三年级的孩子每天的随笔只有一句话,我不批评、不指点,只是鼓励他们坚持记录。渐渐的,在榜样的引领下和老师的激励下,每个人的文章越来越长,表达也越来越有个性。在我教过的孩子中,有一个神奇的现象,就是喜欢写诗的孩子特别多。我很欣慰,每个人都应该有诗意地过一生,哪怕我们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因为,我们都应该有自己心灵的园地,在这片园地中,我们心中有远方,笔下有诗情,宁静而充实。
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是不断成长的,永远没有尽头的,对于学生来说是这样,对于语文老师来说也是这样。怎样教好语文,唯有在学习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索才是捷径。不忘初心,回归语文的本质,在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中呈现我们对于“语文”的理解,我认为这是教好语文的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