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在哪里》这一课是24版科学教材新增的一课,主要是回应了课标当中提出的要求。
植物生长在哪里,是要引导学生去关注植物生长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但不限于土壤,还有植物生存和生长所需要的阳光、水和空气。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尽可能简化一些。课标上明确写出:学生能够说出植物生存和生长所需要的条件是阳光、水和空气。那么要如何实现呢?教材的本意是希望孩子能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了解。可是真能潜移默化吗?
我们逐个来分析一下,是不是三个因素都有潜移默化的机会?
首先是水,孩子在种植的过程中会去给植物浇水,家长也会提醒,因此学生是能够体会到植物生长需要水的。
其次是阳光。在种养殖的过程中,孩子的家长可能会教学生把植物放到阳光下,再这样挪动,关注植物是否能够被阳光晒到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体会植物对阳光的需要。
第三个是空气,由于人们很少去关注空气这个条件,因此学生是无法感知空气对植物生存的重要性的。那么怎么办?一直以来也没有想到好办法。
在跟团队老师打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棚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可以借助大棚种植来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生存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比如通过对大棚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完整的了解植物对阳光、水和空气的需要。大棚对于农村的孩子不陌生,对城市的孩子虽然陌生,但是他们有去大棚采摘的经历,有一句话说熟悉加意外等于喜欢学生可能会进出过大棚,但是很少去做相关的研究。老师可以给学生提出系列问题,引导其思考,比如大朋的棚顶,为什么是透明的呢?逗号,学生根据经验,这道透明的痕能够透过阳光,这个问题就指向了植物对阳光的需要。
再来一个问题,出示大棚图,侧面有鼓风机的位置,在这个大棚为什么会安装鼓风机起到什么作用呢?孩子可能孩子顺势能够想到可以促进气体流通,让新鲜的空气进来,这样孩子们就能够关注到空气对植物生存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