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尘桥
读完前三章的时候,说实话稍有失望。显然,这本书是写给中学生,青年中经济学科以外的学科人士的。无论是效用分析还是沉没成本,矩阵,利弊分析,大学课堂中都已经学过接触新知识的兴奋的感觉已经过了。但翻开第四章,就开始变的开心起来了,恰好能够补充我的不足,还有相当多有趣的测试题目。
先说前三章,能够为中学生提供一个思路,一些重要工具,能够为非经济类专业的人士提供另一条思路和分析工具,这些工具在自主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譬如:
头脑风暴——对直言不讳甚至越古怪越好的鼓励是十分能够鼓舞一个人讲话的,害怕自己看上去像个傻瓜影响过许多人谈话,学习,成长。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要想不出错,就什么也不做,什么也别说,什么也不是。”与君共勉。
思维导图——学习生活阅读和课程都有着巨大的帮助。减肥计划,读书计划,人生计划,读书笔记,课堂笔记,思考一个问题......
统计知识——是人生的一项重要知识和工具,无论是判断信息的正确,还是做自己人生的决策。都能够让一个人更理性,更有把握。大学最后悔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三门课程没有学好“统计学,高数,计算机”(都是泪)。
而经济学的知识,对专业人士来说是生产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非专业人士,了解一些确实是有利于思考世界的。例如:沉没成本是对每个人都很重要的一个建议,效用分析也是十分好用的工具。
在其中:
作者将判断失误分为两类错误是否借鉴了审计上的抽样风险中的误收误拒风险?对这个风险记忆深刻是因为当时对老师的解释不是很满意且觉得自己的解释能够自洽,但因为怀疑交流的意义在之后撰写的邮件写了又删除。觉得交流无意义是因为在课堂上曾经讨论过另一个问题最终是我能理解老师的意思但我依旧不赞同,我坚持我的意见,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感觉没有收获。所以我怀疑自己的交流的意义。老师对我的评价是“能抓住重点,但说不准确,总是差一点。”我也能够感觉到这一点的存在但是就是不知道这一点是什么。
就如同误收会带来直接损失,第一类风险也会带来,误拒会带来成本的提升,第二类风险在别人执行之后的损失才会展现。
如何论述分析?是第四章的主题。
既包括了分析,又包括论述。论述是自己占据主动地位来说,分析是主动地站在接受信息的一方。分析包括分析讲话人的目的,讲话人的论点,论据,关键假设。
给你一个例子:
外国的记者因为中国杭州的车流量少,认为中国杭州是一个落后的城市。
论点:
论据:
关键假设:
Q:怎么反驳最有力量呢?
在我读书的过程中有过了悟怀疑过一些权威的观点,但当时并没有一个具体可靠的纲领来指导,想到哪说到哪,也探索到因果和和比较类比还有代表性假设漏洞,但未曾做出总结。比如说比较类比,在税法课上,我们常常要计算税收,而税收的单位有时候是元,有时候是万元,元和万元之间要进行换算之后才能够比较。如此浅显易懂的事情,换个地方换个说法有很多人都会掉进坑里甚至不用换很多粗心大意的人仍然会掉进去。
在我搜集关于2016年过去几个月的经济数据,和很多别人的经济分析进行阅读。在阅读别人的经济分析的时候往往是以学习为主,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因为感觉自己不够熟悉所以很少怀疑。那么现在我就可以从各方面来质疑,来询问,尽管有些专业知识不具备,但大都逻辑是通的,这样或许能够学的更好一点。
知乎上常说的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首先对论据的质疑,论据是不是猜测的捏造的,然后具不具备科学性,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关键假设成立不成立?这就是先要问的是不是,如果是捏造的有问题的以偏概全的颠倒因果的,则问题不成立,没有意义再辩。
之后的关于否命题,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讲述,是将知识往生活中应用的一个过程。
尾巴
总而言之,一本入门的快乐的书籍,但要得到深重的知识得背着行囊再往深处走。想到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感叹的: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我想起来曾经在图书馆试图阅读的逻辑学的书,密密麻麻,弯来绕去。最终放下了。
克雷洛夫说过:有许多平静而清澈的小溪,溪水的声音是悦耳的。唯一的缘故就在这里:它没有多少水量。但是在这里,悦耳并非不好,只是水量不够充足。但对于我来说目前,算是够用。仰头观之高山,高山之难及,俯身凝视深渊,深渊深不可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