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起床!喊几遍了?”
“怎么刷个牙这么慢,这么不专心,今天又要迟到了!”
“走快点!磨磨唧唧的,在干嘛?”
“快点!快点!快点!做事专心一点!”
以上这些场景,是很多家长带娃的日常。
孩子磨蹭,做事拖拉,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吃饭吃一口玩一会儿,饭凉了还没吃完;写作业不是发呆、喝水就是上厕所,常常写到深夜......
家长气得捶胸顿足,除了大吼大叫、不停催促,好像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教育界中有一句话,点出了许多孩子磨蹭的真实原因:一个磨蹭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急躁的大人。
确实,很多孩子的磨蹭,完全是被家长催出来、唠叨出来的。日复一日,孩子会习惯了被催促,形成依赖心理,想着反正会有人提醒自己,于是就等着,拖延着,越催越慢。
网上曾有一个“被动废人群”的话题,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说的是本来主动且愿意干的事情,一旦被催促,就会立马表现出抗拒。
“自己设了闹钟,但我妈一催我,就更想赖床。”
“搞得好像我很不懂事,非要你催才会去做。反正做了也是你催促的功劳,我干嘛还要去做?”
“越催越觉得是给别人做事,那就放慢速度吧。”
这种心理在孩子上小学之后,尤其是青春期,体现的尤为明显:家长越唠叨、催促,孩子越厌烦、叛逆,故意和家长对着来。
因此,对于孩子的磨蹭,家长从一开始就不要采用催促、唠叨的办法。
首先要认识到,孩子跟成人的节奏是不一样的,他们更注重过程和体验,做事需要的时间更长。
家长要多一些耐心,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在一些无伤大雅的事情上,允许他慢一点,比催促更好。
在实在需要催孩子快点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不要一次次地重复和唠叨,用明确、精简的指令,提醒孩子一两次,不要过多。
如果孩子依然不听,就让孩子自己体验磨蹭的后果,比如起床磨蹭,导致迟到被老师批评;写作业磨蹭,导致深夜还要强忍睡意完成作业······
这种“自然后果法”,会让孩子通过切身体会获得教训,自觉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除此之外,改变孩子的磨蹭,最好的办法,依然是鼓励。在孩子某一次表现好的时候,真诚地夸奖他。
比如平时起床都要大人喊,有一天孩子自己起床了,可以表现出惊讶:“呀,今天自己就知道按时起床了,真棒!”
受到鼓励的孩子,自信心大增,会更有热情和动力,让自己往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