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大人生气,这个场景相信我们都不陌生。也经常会听到“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不愿意跟我们说话”。而爱3、4嫌5、6这句俗语更是许多父母的口头语,但是这些都真的是孩子越大越不听话吗?
做为一名两个孩子的妈妈,曾经我也有同感。她不再像小时候那么好讲话了。喜欢说为什么?凭什么?开始选择我要穿这个,那个不好看。大雪天要穿裙子,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你费尽口舌,自从看了《妈妈强大了,孩子才优秀》罗玲著的这本书,才明白什么叫适时生长。孩子也有她的成长阶段。我们要学习顺应孩子的生长规律,不超前、不滞后。书中从孩子不同年龄段的性格、心理特征给我们写了一本“育儿说明书”。不是孩子不听话,是父母不懂孩子的心。我们不仅要了解孩子心理特点,更要学习如何科学应对。明白只有合适的鞋里面脚才自由。在与孩子相处中要学会“先接纳,后推动”。我们不仅是父母,还要学习成为父母。虽然父母不需要资格证,但是要真正成为父母确实需要一段很长时间的修行。
是孩子不听话还是我们不会听?
父母只是经过某些生理的活动,然后就有了宝贝,顺理当了父母。但是我们从来不知道孩子的成长就像植物的生成期一样是有规律的。我们知道植物有发芽期,幼苗期,开花着果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成熟。也知道从种子到发芽再到成熟各个时期需要不同环境,不同温度,不同的水分。但对于孩子我们却不知道他什么阶段需要什么“养分”,什么阶段会有什么“虫害”,只是依照我们自己的方式来给他们吃穿用。
就像《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与孩子实现真正有效沟通的方法》里说的,经常会有孩子父母各说各话,孩子越来越不愿意把心里话说给父母听,因为他们认为只会得到唠叨。
当你明白了0-1岁孩子重点是与养育者建立依恋关系,你就不会再苦恼孩子别人一抱就哭,非要黏着妈妈。明白1-3岁的孩子渴望自己做事自己掌控的心理特点,你不会再纠结二、三岁宝宝刚学会走路还走不好,却非要自己走,不太会吃饭却非要自己吃。明白3-6的孩子则喜欢探索尝试,常常和外界构成冲突。就不会好奇孩子为什么总喜欢跟着大孩子疯跑。
孩子的世界,父母是什么角色?
我们不明白孩子的心,但是我们明白自己的心。想想从小到大,父母在你心中的角色。是家长?是领导?是权威?是朋友?曾经我们都说等我成了父母,一定要如何如何对待孩子,但是当我们真正成了父母才发现我们慢慢变成了曾经自己不希望成为的那个父母。你知道自己在孩子心中的角色吗?
父母应该是孩子的加油员。就是要不停的给孩子加油,给孩子加油的前提是自己的油罐是满的,只有本身充满爱快乐的父母才能持续给孩子加油。在孩子不断努力成长过程中,父母不要只做指挥员,要学着做加油员,给他加油,让他快乐的去努力。
父母应该是孩子的引导员。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的榜样。引导他学习成为一个从容淡定的人。
父母还要是孩子的游戏伙伴。时刻学习与孩子处于同一“频道”。有趣的父母才能养育出有趣的孩子。
更应该是孩子的催化剂。“人生来就有八个方面的智能:词汇智能、逻辑智能、图形智能、音乐智能、肢体智能、自然智能、人际智能、自我智能。”而每个孩子在不同的方面智能有强有弱,而每种智能在养育过程中能否唤醒,则决定了这种智能的发展情况。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就不能再简单说孩子某方面不行太笨等等,我们要努力去发掘他强的那种智能,进而激发他达到最好。
不是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而是我们没有跟上他们的步伐。世界每天都在变,以前的养现在育都有了本质的改变,不再只管吃饱穿暖,还有了精神引领,人格培养的重任。育儿之路,且行且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