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这件事终于结束了。
十天复试备考的日子让我压缩再压缩,密度骤增。每天早六点到晚十一点,几乎没有一刻闲下来,着实是因为有些题目背完就忘,深刻体会了翻开书是“马冬梅、马冬梅、马冬梅”,合上书就变成“孙红雷”的乌龙记忆大法。
十一号晚上六点半离开线上复试现场的那一刻,时间的口袋就被立即扯开。我似乎可以看到开口处时光被稀释的样子,就像把高浓度盐水倒进纯水时,你会看到一瞬间丝丝缕缕的盐水在冲撞、沉浮,最终通过分子运动达到平衡。那一刻的我就是时光被瞬间稀释时同它一同运动的一个分子,被终于不用再背书的狂喜之情冲出了家门。
同别人聊起考研经历或者是日常习惯的时候,总会被一些人贴上自律的标签,说自己空怀一颗学习的心,却控制不住打开电视的手。嘿,谁还不是一样,哪怕是把手机锁屏壁纸换成了学霸赫敏指着我说看什么手机去学习这样的话也会忍不住一再解锁。其实说到底,自律不是前提,而是一个结果。
三月中旬读了一本儿童理财读物《小狗钱钱》,有一个明确的立论让人深思——忘记木桶理论,做自己擅长的事。在这个家长有一万个理由妄想培养出全能孩子的时代,有太多的声音告诉我们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木板,如果不补齐短板,优势再大也枉然,所以挫败感和焦虑总会如约而至。
最近结识了一位育儿能手,闲聊时她问我,你觉得是什么因素让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能有热情持续做一件事,从而培养出好习惯,我想了想,大概是成就感吧?她哈哈一笑,看来又是一拍即合。对于一个孩子,他不懂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应该做的事,但是当他能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感受到快乐,被称赞,被认同,他自然会持续地做下去,所以成就感在先,是因,自律在后,是果。漫卷诗书喜欲狂,是热爱成就了自律,自律成就了自由。
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也许应该说运气好的人总是开心的吧,所以有些我们认定了因果的事,也许只是一碗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