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兵百万,上将千员,这对于李自成而言是不存在的,不过是一句用来震慑敌胆的名号而已。
1638年,李自成为洪承畴所败,只好蛰伏陕南商洛山中,躲藏了两年才获得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李自成趁明军主力在四川追剿张献忠之际,以五十骑杀出商洛山,进入河南,收留饥民,开仓赈济。“远近饥民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李自成军队逐步发展到数万,提出“均田免赋”口号,民歌曰“迎闯王,不纳粮”,之后联合其他民军连下洛阳、开封,从者甚众。
崇祯十六年(1643年)正月,杀与之合军的农民军领袖罗汝才和革左五营的贺一龙,收其部众,号称百万。同年十月击杀督师孙传庭,从而占据陕西全境。
大顺极盛期
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并进军北京。同年三月初一日李自成克宁武关,前后死将士七万余人,伤亡惨重。
《罪惟录》记“后贼陷京师,多有手足创者,皆经战宁武者也。”
李自成愤而下令屠城。三月十九日清晨,北京城陷落,此时入城兵力不足两万。
(《爝火录》卷一:“贼破京城,兵不满二万,而孩子居其半,京师自守不固,非贼之能攻也。”)
1644年的山海关
1644年四月二十一日,决定中国未来300年命运的山海关之战打响。
各方军力
吴三桂:关宁铁骑四万,山海关总兵高第部一万、乡勇约三万人;
李自成:不足10万人(《罪惟录》载“兵六万”);
多尔衮:八旗军10万人左右
就军力而言李自成并不占据优势,战至四月二十二日,多尔衮率领的10万八旗军趁大顺军死战之机,趁势杀出,与吴三桂联手对战大顺军,主将刘宗敏受伤,李自成急令撤退。四月二十六日,李自成逃到京城,仅剩三万余人。阴历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称帝,次日,李自成离开北京,向西安撤退。前后仅四十二天。清军于1644年阳历6月6日进入北京之后,将都城从盛京(沈阳)迁往北京。
山海关之战
李自成失败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其军力不足,虽号称百万,可战的精锐部队不过10万。从崇祯十三年再次起兵至其称帝,不过四年光阴,其军士的训练水平、军官的指挥能力皆难以与当前的敌手相匹敌,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多尔衮的八旗劲旅,合兵一处,无论是战力还是数量,皆在李自成的大顺军之上。
同时,在皇太极死后,多尔衮于顺治元年正月曾致书李自成等,提出“欲与诸公协谋同力,并取中原,倘混一区宇,富贵共之。——《致西据明地诸帅书稿》”
李自成等人误判形势,未做好八旗军干预的心理准备。精锐尽失,一败再败,一腔热血雄心,最终却为他人做了嫁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