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哀才是这部影片。不要给它打上其他乱七八糟任何的标签。
首先为什么写影评。我作为一个哥哥,看到这部影片痛哭流涕。想在影评上面来寻求安慰,寻求共鸣的时候。全都是喷子,全都是站在二战的高度来谈战争,谈怎么把妹妹养死,谈男主无能,战在道德制高点很爽是吧?好。 我是个哥哥,我有一个小自己5岁的亲妹妹,有一个小我6岁在12岁因疾病身体衰竭死亡的表妹。我的妈妈在16岁我外公去世,她和外婆含辛茹苦养大她三个弟弟,最小的弟弟只有6岁,我妈妈因此27岁才嫁人,因身体衰竭死亡的妹妹是我二舅的女儿。我爷爷全家在三年灾害饿死十几口人,一个大家族,一个以教书为生的书香门第,全部口粮让我爷爷和他弟弟活了下来,全家只剩2口人,我爷爷11岁他弟弟4岁,爷爷成了流浪儿,弟弟去了孤儿院。我可不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你们知不知道战争 饥饿 疾病有多恐怖?人们要忘记这些需要多少时间?五年?十年?一辈子?不是!我们家到现在我这一代还有先天性遗传胃病!肚子一没有东西一感到饥饿就必须吃东西必须吃,任何东西都行!必须吃!不然你的思维、身体就会脱轨,不受你控制。这只是一方面,不说其他,教育的缺失、家庭、对他们对我父亲那一代对我这一代造成多大的影响,这是无法形容的。这恰恰只是一个缩影,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从战争年代到我们这个时代的缩影。二战才结束72年,三年灾害才过去56年,改革开放39年。我们的长辈、父辈、我们都是时代的亲历者。而我们现在在谈什么?我不谈网络上有多脏、不谈有多少喷子、不谈有多少诡异的思想、不谈有多少矫情的年轻人。我只想问问你们问心不愧吗?你们给妈妈一个问侯?给爷爷奶奶买过几件衣服?给亲人做过几次饭?你们又在做什么?又在说什么?现在你们所吐槽的一切,是你们生来即享,生来就有的?你们的自做聪明改变了这个世界?改变了你的家庭?让你们的家人自豪?让你们自己自豪?大家清醒一点,生而为人为很抱歉,但既然生而为人,就请真正为好一个人吧!先为人。我很抱歉我这样说。
电影本没有“诉求反战”作品里面的任何一幕一景也完全没有刻意去传递反战思想的意思,主要想借由故事中清太与节子脱离社会群体、想以仅仅两人来建立一个家庭生活的行为,来影射出社会上的一些现象,特别是一些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们。这是电影导演的原话。为什么我相信?为什么我认为是这样?因为我就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我正处于和我女朋友脱离社会群体,脱离家庭,想两个人建立家庭生活。因为我所有的亲人都不支持我们俩在一起,不要问为什么。这是时代的问题!
(来自百科)《萤火虫之墓》是日本小说家野坂昭如以自身在二次大战的体验为题材创作的半自传性质小说,在1967年发表。《萤火虫之墓》的内容灵感取材于野坂昭如在中学期间遇到神户大空袭时,为了避难所经历的一连串事迹。当时为别人门户下养子的野坂昭如,带着与同样为别人认养、没有血缘关系、年龄约一岁多的干妹妹一路逃难疏散。在二战结束后、三之宫车站有一名虚弱死去的青年,在车站人员将青年的尸体挪开时发现他身上藏有一罐生锈开不了的糖果罐。对糖果罐不感兴趣的站员将它扔到地上时、罐头开口撒出白色粉末,即为该名青年先前死去的妹妹的骨灰。然后,故事以倒叙的方式描述了青年与他妹妹在躲避神户大空袭时,所面临的种种一切。而野坂昭如坦白表示,年少的他本身未能像在他笔下《萤火虫之墓》小说里的清太竭尽一切所能地照料妹妹,反而也曾经因受不了干妹妹的哭闹而拍打她的头。事后疏散到福井县的妹妹因营养不足而逝世,当时妹妹瘦弱死去的模样,则深深烙在野坂昭如的心中。而《萤火虫之墓》小说便是有带着懊悔的心情所创作出的故事。
你们可知道那个少年经历了什么?你们可知道原作者经历了什么?大家都生而为人啊!可知道我爷爷流浪时候经历了什么,他最终回到故乡,找到他弟弟并在同一个地方定居,结婚生子中间经历了什么?我母亲在外公死后,成绩优异学生辍学回家在地里劳动,在27岁还没嫁人,想着还有个弟弟没长大,她又经历了什么?人世间的苦痛有千万种,但幸福是相似的。我们在看电影的同时能不能少点偏见,多点理解?我想和平、理解、尊重、共鸣,一定是相似的幸福。因感同身受写下这些文字,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