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的27日,去年订阅的《熊逸书院》的第一季内容也要告一段落了。为了巩固提炼学习所得,决定按照课程讲解的52本经典的顺序再将一年内所讲述的内容做一个整理,也算是温故知新。有兴趣的朋友欢迎去得到订阅专栏。
为什么要读《左传 》
《左传》是理解中国传统,理解我们是谁的第一块敲门砖。很多专家推荐书目都会把《论语》当作第一本推荐书,但问题在于,如果不读懂《左传》,就很难读懂《论语》。《左传》传统典籍中最有高屋建瓴的意义,两千年历史中的许多沿革、争议、改变,从风俗到立法,从秦朝郡县制到明代大礼议,甚至从中国的夷狄论、文学观 到日本的武士道,都可以一路追溯到 《左传 》。
如 《论语中 》一句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是孔子的名句,今天很多人要么以此为据说孔子歧视女性,要么用各种曲折的解释来维护孔子的形象。事实上只要我们通读《左传》,看到春秋时代的社会风貌,就会知道“君子 ”和“小人”原本只是身份上的定义,并不关乎道德;而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女子”和“小人”也不断表现出“近则不逊、远之则怨”的样子,为那个本已礼崩乐坏的社会落井下石。这并不能怪那些学者迂腐,他们有着不得已的苦衷,他们所针对的是当时最严峻的一种社会问题。再比如“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并不像字面看上去的那样是统治者歧视、压迫劳动人民的意思,反而表现出对后者的宽容和体贴,背后自有一套入情入理的政治逻辑。
孔子一生的政治理想就是恢复周礼,而周里究竟是什么,《论语》并没有提到多少,《左传》却给出了具体而微的呈现。周礼为什么始终无法复兴,孔子的学说为什么始终碰壁,儒家学说推行起来为什么总会变成外儒内法,对于中国历史上的这类大问题,只要读通《左传》,自会知道他们是如何成为必然,又是如何的不得已。
二 读《左传》的难点
1 语言古奥 ,《左传》所描述的春秋时代,无论政治制度、社会结构、风俗道德、言谈举止,甚至细小到对一个人的称谓方式,都和秦汉以后的社会大相径庭,以至于我们理解春秋时代的古人有着障碍重重。而这些难点,往往也是重点。
一个简单的例子 ,孔子姓什么?正确答案是:子。子姓衍生出若干分支,其中一支以孔为氏族名,孔子就是孔氏的第六代。以现代概念而言,姓是一个人的根目录,氏是姓的分支,从一个姓里可以分出很多个氏。姓是血缘符号,氏是家族分支符号。周代有“同姓不婚”,如果两家人不同氏而同姓,那是不可以结婚的。
当时的姓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少得可怜,氏却越来越多。事实上在很多时候,氏都比姓来得重要,就像现在住址往往比籍贯来得重要一样。所以姓便不知不觉从历史舞台消失了,氏也渐渐成为了我们口中的姓。从汉朝开始,姓氏的区别大部分人已经分不清楚,《史记》中也常常闹出某人 姓某氏这样的笑话,完全将姓和氏混为一谈,姓氏的含义也就从此转变了。
而正确理解姓氏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这就要从周朝建国说起。从武王伐纣开始,弱小的周祖联盟灭掉了强大的商朝,摆在眼前的是偌大领土如何统治的问题。
迂腐的道理
今天我们还会在一些小城市和农村见到繁复的丧葬仪式,源头就是周代的宗法制度。只不过今天的仪式无论搞得怎样像模像样,原来的政治含义都不复存在了,任何人都无法用它来治国平天下。
儒家学说就是在这样的土壤上成长起来的,秦汉以后废除封建制,改为中央集权郡县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没着落了。就理论和新社会越来越不合拍,于是我们会看到有三种情形贯穿秦汉到明清的历史:一是不断有儒家学者号召恢复封建制,引起一轮又一轮的争论:二是儒家学者会做出另外一种努力,爸就理论重新解读,让他适应新的社会格局:三是即便有哪位皇帝真的想以儒家学说治理天下,最后也不外乎外儒内法。
后人每每讥讽儒家迂腐,殊不知这些繁琐迂腐再那个以宗法系统维系的封建制粒自有其特定的合理性。只不过后来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才会显得格格不入。而吊诡的是,也恰巧是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变,儒家学说才被奉为经典,孔子才被尊为圣哲,圣人的言语万事流传,入学和现实这才矛盾重重,一切都源于小社会的体制与伦理被郑重其事的施行在大社会里。
《左传》的可信度
归根结蒂,《左传》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只能算一部“半信史”,但从另一方面,他依然不失为信史的价值,因为无论它对历史的把握真切是否,他所呈现出来的各种细节与观念都是详实而可靠的。我们读《左传》所求的,未必是每个故事的真伪可信度,二是从这本书的细节中了解当时的社会面貌结构。这应该也是读书要从大处读的意思吧。